課程名稱 |
擬態生物學 The biology of mimicry |
開課學期 |
108-1 |
授課對象 |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昆蟲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曾惠芸 |
課號 |
ENT5075 |
課程識別碼 |
632 U132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8,9(15:30~17:20) |
上課地點 |
中非104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15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81ENT5075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將介紹自然界中的生物擬態現象、擬態類型與模型、擬態者與其他生物間的交互關係、擬態在不同環境下如何形成及複雜的演化關係。由於生物擬態為演化生物學中重要的議題之一,本課程除了介紹相關理論與知識外,每周亦需要同學大量閱讀近期相關文獻、報告與討論。 |
課程目標 |
1. 學習擬態的相關知識
2. 了解擬態在生物演化上的重要性
|
課程要求 |
待補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Donald L. J. Quicke (2017) Mimicry, Crypsis, Masquerade and Other Adaptive Resemblances. Wiley-Blackwell Press.
Ruxton, G. D., Allen, W. L., Sherratt, T. N., & Speed, M. P. (2018). Avoiding attack: the evolutionary ecology of crypsis, aposematism, and mimic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指定閱讀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2週 |
9/17 |
Introduction to mimicry systems |
第3週 |
9/24 |
Camouflage: Background matching |
第4週 |
10/01 |
Camouflage: Disruptive and distractive markings |
第5週 |
10/08 |
Camouflage: Countershading and transparency |
第6週 |
10/15 |
Aposematism and its evolution_1 |
第7週 |
10/22 |
Aposematism and its evolution_2 |
第8週 |
10/29 |
Secondary defences |
第9週 |
11/05 |
Mid-term Exam |
第10週 |
11/12 |
Anti-predator mimicry: Mullerian and Batesian examples |
第11週 |
11/19 |
Attack deflection |
第12週 |
11/26 |
Aggressive deceptions_1 |
第13週 |
12/03 |
Aggresive deception |
第14週 |
12/10 |
Sexual mimicries in animals |
第15週 |
12/17 |
Intra- and interspecific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
第16週 |
12/24 |
Final reports |
第17週 |
12/31 |
Final repor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