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傳染病防治: 倫理與法律實務II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Ethics and Regulations II |
開課學期 |
108-2 |
授課對象 |
法律學院 法律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詹珮君 |
課號 |
EPM5014 |
課程識別碼 |
849 U0420 |
班次 |
|
學分 |
1.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10,A(17:30~19:15) |
上課地點 |
公衛215 |
備註 |
上課時間18:00~19:40。本課程非系內選修課程。與方啟泰合授 總人數上限:66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82EPM5014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為「傳染病防治:倫理與法律實務」的進階課程。上學期的「傳染病防治:倫理與法律實務」以生動有趣的個案研究 (case study) 的方式培育修課同學在防疫實務工作上應用傳染病防治倫理原則與法律條文解決問題的知能 (competency)。下學期的「傳染病防治: 倫理與法律實務II
」則透過讓不同觀點交叉論辯的公聽會 (public hearing) 的方式,通案檢討我國目前在傳染病防治倫理與法律上諸多亟待社會溝通及修法的重要議題。本學期課程內容著重在培育修課同學看問題視野深度與廣度,從上學期的「司法」層次進一步提升到下學期的「立法」層次。
本學期授課內容包含兩大尚待解決的議題:
(1) 針對 HIV感染者的歧視性法律
(2) 對具高度傳染性疾病防疫措施執行法源上的漏洞
針對每一議題,本課程安排數週上課,課程中將邀請不同立場與觀點的校內或校外專家或公民團體代表到場演講(出席費將由本校傳染病中心核銷),讓同學實際體驗公聽會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希望能啟發同學對傳染病相關倫理和法律議題的興趣,培育修課同學下列知能(competency)
(1)傳染病防治的立法層次思考
(2)深入了解愛滋病毒感染者遭受體制性歧視的問題與對策
(3)了解防治傳染病時, 個人權益與公共安全可能出現的矛盾, 及可能的立法解決途徑。 |
課程要求 |
1.原則上為70-80 min授課、10-20min討論,中間不下課。
2.原則上上課主要會以投影片(PPT)的方式授課。口頭報告如果需有額外的設備需求,請於一週前告知,課程助教將會安排處理。
3.這門課沒有期中考或期末考。評分包括:平時參與討論,期中擬定期末報告的主題和以及期末視覺化議題口頭報告。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參考書目 |
1.Ethics and Infectious Disease. Edited by Michael J. Selgelid, Margaret P. Battin and Charles B. Smith. Publisher: Wiley-Blackwell, Oxford, 2006 ISBN: 978-1-405-14596-1; paperback; 416 pages
2.Lawence O. Gostin, Linsay F. Wiley. Public Health Law: Power, Duty, Restraint. Publisher 3rd e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6. ISBN: 978-0520282650. |
指定閱讀 |
1. Larry Gostin. The Future of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Toward a New Concept in Public Health Law. Milbank Q. Dec 2005; 83(4): 10.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90258/.
2. Michael J. Selgelid et al. Infectious Disease Ethics: Limiting Liberty in Contexts of Contagion. Bioethical Inquiry (2009) 6:149–152 http://paperity.org/p/8825142/infectious-disease-ethics-limiting-liberty-in-contexts-of-contagion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課程中討論表現 |
40% |
鼓勵出席及提問 |
2. |
期末議題口頭併視覺化設計 |
60% |
口頭報告分成兩大組進行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3週 |
3/4 |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與心理健康 |
第4週 |
3/11 |
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社群的健康人權 |
第5週 |
3/18 |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的法律議題:挺身而出 |
第6週 |
3/25 |
跨界的公衛法律實務 |
第8週 |
4/08 |
穿越和平 |
第10週 |
4/22 |
行政法與公共衛生的對話 |
第14週 |
5/20 |
傳染病的社會學角度 |
第15週 |
5/27 |
疫苗傷害救濟相關法律議題 |
第16週 |
6/03 |
期末議題口頭報告A組 (視覺化) |
第18週 |
6/17 |
期末議題口頭報告B組 (視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