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醫療電子之臨床導入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edical Electronic Device |
開課學期 |
100-1 |
授課對象 |
電機資訊學院 電機工程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呂學士 |
課號 |
EEE5040 |
課程識別碼 |
943 U042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6,7,8(13:20~16:20) |
上課地點 |
電二146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6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01me_1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第一週 9/16 授課 課程簡介 人體臨床試驗基本理念與法規
第二週 9/23 授課 醫療器材風險評估
第三週 9/30 授課 醫療器材品質管理
第四週 10/7 授課 FDA醫療器材認證
第五週 10/14 授課 軟體工程測試方法
第六週 10/21 授課 硬體工程測試方法
第七週 11/28 授課 測試盒個案討論
第八週 11/4 見習 模擬加護病房
第九週 11/11 見習 實體加護病房
第十週 11/18 見習 模擬急診室
第十一週 11/25 見習 實體急診室
第十二週 12/2 見習 見習報告
第十三週 12/9 實作 測試盒 測試目標討論與測試計畫撰寫
第十四週 12/16 實作 測試計畫報告
第十五週 12/23 實作 測試盒實作1
第十六週 12/30 實作 測試盒實作2
第十七週 1/6 實作 測試盒實作3
第十八週 1/13 實作 測試盒實作報告
|
課程目標 |
隨著電子科技技術的精進,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被應用於醫學診斷與治療。台灣是電子技術王國,政府與產業界也積極投入資源於醫療電子器材研發,希望藉由結合台灣優質完整的醫療體系,期待成為台灣下一個發光發熱的明星產業。
醫療體系是一個封閉的體系,醫事人員在正式的醫學教育體系下,逐步累積臨床知識與經驗;然而,對於電子工程人員等非醫事人員,因無法進入醫療體系實習受訓,而無法得知市場需求面,進而製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本課程提供電子工程學生一個正式的醫療體系管道,讓參與課程的學員,透過醫療器材測試盒實作臨床測試,累積醫療器材臨床應用經驗,進而擁有醫療應用的思維,成為醫療體系與電子產業間之橋樑。
本課程將依據醫事人員養成教育課程設計原則制定課程,具下列特色:
(1)浸潤式教學,結合核心課程設計與醫院環境,讓學員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率地吸收醫療體系中相關的作業流程,成為一位不折不扣的醫療專業人員,而非僅是電子工程專業人員。
(2)教練式教學(Coaching),藉由參與醫院實習與臨床試驗,教練式教學不僅保證臨床試驗之安全與品質,也讓學員能藉由教練的經驗迅速累積臨床應用知識。
(3)從做中學,藉由測試盒(Test box)的臨床測試,讓學員親身體驗醫療電子器材於臨床應用時的狀況。
|
課程要求 |
預修課程:無。
成績評量方式:
課堂參與(醫電踹共) 30%
口頭報告(期中20%,期末20%) 40%
書面報告(期中15%,期末15%) 30%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6 |
課程簡介 / 台灣醫療電子產業發展
|
第2週 |
9/23 |
電子醫療器材上市路程經驗談 |
第3週 |
9/30 |
FDA醫療器材認證 |
第4週 |
10/07 |
醫療器材品質管理 |
第5週 |
10/14 |
醫療器材臨床試驗實務 |
第6週 |
10/21 |
軟體工程測試方法 |
第7週 |
10/28 |
硬體工程測試方法 |
第8週 |
11/04 |
期中報告 |
第9週 |
11/11 |
模擬加護病房 |
第10週 |
11/18 |
模擬急診室 |
第11週 |
11/25 |
實體加護病房 |
第12週 |
12/02 |
實體心導管急診室 |
第13週 |
12/09 |
測試盒實作1 |
第14週 |
12/16 |
測試盒實作2 |
第15週 |
12/23 |
測試盒實作3 |
第16週 |
12/30 |
測試盒實作4(生物分子檢測) |
第17週 |
1/06 |
測試盒實作5(動物試驗見習) |
第18週 |
1/13 |
期末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