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比較社會法專題研究 Seminar on Comparative Social Security Law |
開課學期 |
107-1 |
授課對象 |
法律學院 法律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孫迺翊 |
課號 |
LAW5479 |
課程識別碼 |
A21 M196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法研7 |
備註 |
限碩士班以上 且 限法律學院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15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71LAW5479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歐洲聯盟(Europäischen Union,以下簡稱歐盟)是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最為著名的社會工程與法律工程,它是一個以消除貿易障礙、確保貨物、資本、服務、人力自由流動、創造通行無阻的共同市場為目的的經濟整合,但整合的面向並不以此為限,為使經濟整合的目標能夠實現,整合工作逐步擴及政治層面的協調合作,並逐步朝向價值共同體邁進。
在歐盟整合過程中,社會政策很早即被「歐洲化」的法律整合工程所影響,但長久以來只是經濟整合的副產品,80年代中期以後歐體及各會員國才逐漸體認到社會政策的整合實為經濟整合能否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進而促成歐體英國以外之11國簽訂「勞工社會基本權共同憲章」,這是首次在歐體架構下提出了社會基本權清單。1997年阿姆司特丹條約首次賦予歐體「社會安全」與「社會保障」領域的原始規範權限,使得社會政策躍升為歐盟的行動領域之一。2000年簽訂之歐盟人權憲章,將自由權與社會基本權並列基本權清單,2007年里斯本條約明文:「歐盟承認二〇〇〇年十二月七日簽訂,並於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於史特拉斯堡修正之歐盟人權憲章中所列之權利、自由與基本原則;歐盟人權憲章具備與條約同位階之法律效力」。由此顯示,歐盟不只追求經濟競爭力的提升,更體認到「公平正義」是形塑歐盟認同、作為整合基礎的共同價值,並區隔出歐洲社會市場經濟與美國資本主義經濟兩種不同的模式,且透過歐盟會員國之間的整合協調機制以及歷來歐洲法院累積之重要判決,歐盟社會市場經濟得以在會員國之間透過法律制度加以實現。
為了解歐盟社會市場經濟立基於哪些價值、如何透過法律制度實現,本學期將透過文獻導讀帶領同學認識歐盟社會政策與社會法,主要討論議題包括:
一、社會社會國模式作為歐盟的核心價值:從歐體勞工社會基本權憲章到里斯本條約
二、 歐盟於社會政策領域之權限以及開放協調法
三、 歐盟基本權利憲章
四、 歐盟會員國之公民權與社會安全權
上述議題,除了從歐盟整體制度面向加以理解外(歐盟有哪些權限、有哪些法律工具、有哪些政策工具),晚近,更因里斯本條約將歐盟基本權憲章納入,並與歐洲人權法院判決,使得權利面向成為歐盟社會政策與社會法另一個重要的切入點。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希望透過歐盟社會政策與社會安全法的介紹,讓同學有能力作延伸性思考,包括:
一、 外國人有在本國境內自由入境、居留、工作的權利嗎?
二、 全球化帶來頻繁的人員跨國就業與定居,這些外國人及其家屬在本國能否享有社會安全制度的保障?反之,本國人到他國工作或定居,能否在他國享有社會安全制度的保障?本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平等原則
三、 一個國家社會安全制度的社會互助的基礎何在?其界限為何?
四、 針對上述問題,歐盟社會政策與社會法又提供哪些解答?尤其值得思考的是:
1. 以經濟整合、創設共同市場為主要目標的歐盟,為何在里斯本條約之後,也將具有競爭力之社會市場經濟納入歐盟條約之目標設定條款?歐盟社會國模式的前提為何?
2. 自由民主體制的維繫與社會公平之間,有何關係?基本權之保障、法治國原則與社會國原則之間,在解釋上具有何種關連性?
五、 歐盟的制度,能夠給予我們什麼樣的反思?
1. 台灣從威權時代、民主轉型到現在,歷經三次政黨輪替,「經濟發展至上」的想法是否曾受到檢視與反省?經濟發展是否與社會福利是否必然互斥?
2. 台灣與中國或與其他國家進行自由貿易談判時,應有哪些社會公平議題的敏感度?自由貿易談判是否應納入社會權條款?國內已有不少來自東南亞的外籍移工,政府也希望強化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實際合作,就此,歐盟社會法提供哪些原則與方法值得我們參考?
|
課程要求 |
(一) 本學期分為兩階段,前階段採文獻導讀方式,修課及旁聽同學分配導讀文獻,對於當週指定之閱讀教材,進行準備簡要的讀書心得報告與主要提問,其餘同學亦須作課前閱讀,以回應導讀同學的提問並參與討論。授課教師隨時作補充與講評。
(二) 11/10政大法學院邀請德國Max-Planck-Institut für Sozialrecht und Sozialpolitik所長Ulrich Becker教授講授六小時,上課地點在政大綜合院館13F法治斌大講堂,以英語進行授課。講授主題包括:
1. 歐盟會員國彼此之間社會給付的整合協調機制
2. 歐盟會員國公民的遷徙自由與社會權
3. 歐盟基本權憲章與歐洲市場經濟模式
(三)第二階段由修課同學擇定議題撰寫報告。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備註: 週三上午,請先來信約時間 |
參考書目 |
1. Frans Pennings (2015), European Social Security Law, Cambridge.
2. Frans Pennings, Gijsbert Vonk (ed.) (2015), Research handbook on European social security law,
Cheltenham, UK :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3. Roger Blanpain (ed.) (2014), Social security and migrant workers: selected studies of cross-border social
security mechanisms, Alphen aan den Rijn, The Netherlands : Wolters Kluwer Law & Business/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4. Philippa Watson (2014), EU Social and Employment Law, 2 ed., Oxford.
5. Paolo Graziano and Sophie Jacquot and Bruno Palier (ed.) (2011), The EU and the domestic politics of
welfare state reforms: Europa, Europae,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6. Danny Peters & Paul Schoukens (ed.) (2009), The Social Security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EU and
non-EU Countries, Intersentia: Antwerp, Oxford, Portland.
7. Klaus Kapuy, Denny Peters and Berhard Zaglmayer (2007), Social Security Cases in Europe: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Intersentia: Antwerp, Oxford. |
指定閱讀 |
主要參考文獻
1. Frans Pennings (2015), European Social Security Law, Cambridge.
2. Frans Pennings, Gijsbert Vonk (ed.) (2015), Research handbook on European social security law, Cheltenham, UK :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3. Roger Blanpain (ed.) (2014), Social security and migrant workers: selected studies of cross-border social security mechanisms, Alphen aan den Rijn, The Netherlands : Wolters Kluwer Law & Business/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4. Philippa Watson (2014), EU Social and Employment Law, 2 ed., Oxford.
5. Paolo Graziano and Sophie Jacquot and Bruno Palier (ed.) (2011), The EU and the domestic politics of welfare state reforms: Europa, Europae,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6. Danny Peters & Paul Schoukens (ed.) (2009), The Social Security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EU and non-EU Countries, Intersentia: Antwerp, Oxford, Portland.
7. Klaus Kapuy, Denny Peters and Berhard Zaglmayer (2007), Social Security Cases in Europe: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Intersentia: Antwerp, Oxford.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學期報告及期末修改版 |
70% |
|
2. |
導讀與課堂討論 |
3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3 |
課程說明 |
第2週 |
9/20 |
導論 |
第3週 |
9/27 |
導論 |
第4週 |
10/04 |
停課 |
第5週 |
10/11 |
文獻導讀 |
第6週 |
10/18 |
文獻導讀 |
第7週 |
10/25 |
文獻導讀 |
第8週 |
11/01 |
文獻導讀 |
第9週 |
11/08 |
文獻導讀
11/10 德國馬克思普郎克社會法與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 Ulrich Becker教授授課,上午、下午共六小時,地點在政大 |
第10週 |
11/15 |
文獻導讀 |
第11週 |
11/22 |
學生學期報告 |
第12週 |
11/29 |
學生學期報告 |
第13週 |
12/06 |
學生學期報告 |
第14週 |
12/13 |
學生學期報告 |
第15週 |
12/20 |
學生學期報告 |
第16週 |
12/27 |
學生學期報告 |
第17週 |
1/03 |
學生學期報告 |
第18週 |
1/10 |
學生學期報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