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社會國與社會安全制度專題研究二 Seminar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under the Constitutional State (Ⅱ) |
開課學期 |
108-2 |
授課對象 |
法律學院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孫迺翊 |
課號 |
LAW7150 |
課程識別碼 |
A21 M367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8,9(15:30~17:20) |
上課地點 |
|
備註 |
教室:霖研五1702。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2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82LAW7150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我國人口結構面臨老化,長期照護需求所帶來的經濟負擔、勞務負擔與精神負擔,已非家庭成員親屬間扶養義務所能承擔,屢屢發生承擔照顧責任的家人因不堪壓力而殺害親人的悲劇,凸顯問題的嚴重性。面對長期照護需求與家庭結構變遷,我國最初以引進「福利外勞」因應,1992年訂定之就業服務法為外勞政策提供法源依據,2000年開始政府著手討論是否建立長期照護制度,並進行試辦計畫,2007年行政院提出長期照護十年旗艦計畫,擬先建立長照服務體系。2008-2016年馬總統任內,先是宣示將採取社會保險方式建立照護制度,不過政策多所轉折,僅於2015年年底通過長期照顧服務法,再提出長期照顧保險法草案。2016年總統及立法委員改選,蔡總統政府改弦易張,棄保險從稅收,衛生福利部於2016年提出長期照顧政策2.0版,主軸為建立「優質、平價、普及」、以社區為基礎的照顧型社區,為此修正了長期照顧服務法,訂定長期照顧機構法人條例、修正菸酒稅法與遺產及贈與稅法,接著制定一系列子法。2019年接著拋出長期照顧3.0版政策方向,目標是「建立平價式的機構式照顧體系」。
歷經多次政策變遷,目前長期照護法律制度的核心包括給付內容、受益資格、社會保險或稅收制福利服務體系、長照服務提供體系及其如何與醫療服務體系銜接,長照服務體系與身心障礙福利服務體系之間的競合關係、類型化的長照服務內容(如失智症)、長照人員勞動權益、長照服務品質監督與受照顧者權益保障,以及長照服務之行政組織等面向。而法律制度的妥適性,可以從不同面向切入觀察進行思辨,例如公共化或市場化的基本價值選擇,長期照護制度中的性別議題,本國長照制度與外籍看護工政策之間的互動關係,長照制度中的照顧者權益與外勞政策關係、長期照顧制度的文化差異敏感度等。這些不同面向牽涉到長照制度中不同角色參與者的權益(受照顧者/照顧者,親屬照顧/外包照顧,需要長期照顧之身心障礙者/進入晚年的受照顧者),各有其弱勢之處,彼此利益互有衝突又互相牽動,使得長期照護制度如何達到「社會公平正義」較全民健保制度更為複雜與困難。而無論是法律制度設計,或是不同角度切入的觀察思考,比較法總是能夠提供我們更寬廣的視野,了解什麼樣的制度設計可能有什麼樣的盲點(例如金錢給付是否較服務提供更容易使女性被綁在照顧者的角色,從事無酬家務勞動?),或是相反地,特定的關注面向需要什麼樣的法律制度才能實現(貼近原住民文化的長照政策需要什麼樣的法律制度設計?)。
為使同學能夠以宏觀角度瞭解立法政策的背景因素、探討可能的制度選項並辨識背後的價值立場,本課程擬以結合理論與實務之方式進行,訓練同學研擬分析法政策的能力,也提高同學整合不同法制度的能力。為此,第一階段將安排文獻導讀,授課教師講授與演講,讓同學對長期照顧之基本概念、我國法制現況以及比較社會政策下有哪些重要模型,有初步瞭解。第二階段再由同學提出學期報告。
|
課程目標 |
一、 導論
(一)從家庭責任到公共化:老人福利法2007年修法、長期照護的概念、長照十年旗艦計畫之提出
(二)家庭責任vs公共化;公共化vs市場化:外勞政策與老人安養機構(家庭責任、市場機制)
(三)長照政策的變遷:居家照顧→社區照顧→機構照顧
(四)長照2.0相關法律制度
二、日本、德國長期照顧制度介紹與社會變遷新挑戰
(一)日本長期照顧制度:社會保險
(二)德國長期照顧制度:全民強制投保下的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MRD照顧需求評估與服務提供體系
(三)奧地利長期照顧制度:聯邦層級採金錢給付/各邦提供長照服務
三、我國長期照顧法律制度之核心內容
(一)財務制度:稅收制或保險制之選擇
(二)照顧對象:是否應有年齡限制?與身心障礙者之福利服務如何分工?
(三)長期照顧制度之保障程度與自己責任、親屬扶養義務
(四)長期照顧服務內容:居家式/社區式/機構式;失智症患者的長期照顧;多元給付模式(城鄉、原鄉)
(五)長期照顧服務體系之建立;外籍看護工與本國籍看護工之競合
(六)長期照顧服務支付制度與長期照顧行政組織:中央與地方權限,支付標準與支付項目,長期照顧服務提供契約之定性與內容設計
(七)長期照顧服務品質控制與受照顧者之權益:服務品質監督機制,身體束縛?
四、長照制度的延伸問題
(一)長期照顧制度與醫療體系之銜接
(二)長期照顧制度與城鄉差距
(三)長期照顧制度與原住民文化
(四)長期照顧制度與性別
(五)長期照顧制度與身心障礙服務體系之交錯
|
課程要求 |
依導讀、學期報告、課程討論參與程度綜合評量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待補 |
指定閱讀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綜合評量 |
100% |
依導讀、學期報告、課程討論參與程度綜合評量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3/2 |
課程說明 |
第2週 |
3/9 |
導讀(一)我國長期照顧制度與相關法制發展回顧 |
第3週 |
3/16 |
導讀(二)我國長期照顧制度之服務提供體系與支付制度
專家演講:蔡璧竹(衛生福利部長照司研究員) |
第4週 |
3/23 |
導讀(三)長照制度的國際比較 |
第5週 |
3/30 |
導讀(四)醫療與長照的整合式照顧暨長照制度之財務制度
專家演講:鄭清霞(中正大學社福系教授) |
第6週 |
4/6 |
導讀(五)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議題
專家演講:林依瑩(前宏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前台中市副市長) |
第7週 |
4/13 |
導讀(六)德國社會長照保險制度及其變遷 |
第8週 |
4/20 |
導讀(七)長照制度與人權議題 |
第9週 |
4/27 |
課堂報告(一) |
第10週 |
5/4 |
課堂報告(二) |
第11週 |
5/11 |
課堂報告(三) |
第12週 |
5/18 |
課堂報告(四) |
第13週 |
5/25 |
課堂報告(五) |
第14週 |
6/1 |
課堂報告(六) |
第15週 |
6/8 |
課堂報告(七) |
第16週 |
6/15 |
課堂報告(八)
長照機構校外參訪,另約時間,原則上於週三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