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
課程名稱:法律文化研究專題(一)(二)(三)(四)
Seminar: Cultural Studies of Law (1)(2)(3)(4)
開課系所:法律學系與研究所
授課教師:陳妙芬副教授(這學期與林鈺雄教授合開)
課程編號:A21 U2370, U2380, U2390, U2400
學分:2
必/選修:選修
上課時間:星期一789
上課地點:社法23(部分改到電化教室)
(與研究所合開)
九十七學年(上)法律文化研究專題 課程大綱
主題:情慾、性暴力、自由意志(電影專題)
電影與法律都是一種敘事、說故事(真實或虛構)的方式,當電影直接或間接碰觸到人、主體、法意識、反社會人格、罪與罰的故事時,其實就是對於(某種)敘事的敘事(narratives about narratives)。
我們很少有機會深入思考電影如何反映、傳達和影響社會一般的法意識,這或雩禰x灣電影工業較少出產深入有趣的社會寫實電影有關,198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受到西方寫實主義的影響,但是畢竟後繼無力,多數寫實作品也多著重寫意或抒發,比較少見尖銳和深刻的批判。當然,除了電影人之外,一般學界從事電影分析,也並不特別關注社會、法律和文化與電影的交互影響,而多半從視覺藝術或文學的角度分析電影文本,例如藉由性別研究或精神分析來探討(解構)電影的敘事,其分析電影的策略大約跟嬝炊p說或欣賞一張照片相差無幾。
法律文化研究能從中學習什麼?又能夠顛覆些什麼?如果夠敏銳的話,我們應該可以從一些好的作品中,看到釵h常人和專家都慣常忽略的重要意象和問題,接著我們還必須克服一項難題—如何找到適當的語彙來指稱、分析和詮釋這些意象和問題?如何屏除成見和刻板印象?尤其做為觀看者、分析者,同時又是故事中被敘說的對象時,我們該如何自處?如何看待自我與他人?舉例而言,電影與精神分析關係密切,以這個常見的討論模式來說,我們應致力的突破是如何不使精神分析流於個人主義、獨白式喃喃自語(夢囈),不把慾望和行動的個體當成一座座獨立的火山,不陷入某種心理學或廣義社會科學(各種學門)的化約主義(reductionisms),而能從文化社會整體的思考來加以理解。當然,我們也不應忽略電影與精神分析理論本身都是具有社會性、文化性與歷史性的。
這學期的課程將以「情慾、性暴力和自由意志」為主題,帶大家探討電影如何表現(敘述)與此有關的各種版本的故事,由於時間限制,我們在課堂上無法一一觀看底下選錄的每一部電影,必須把多數時間用來嬝版M討論相關的文獻,除了主題影片將特別安排公撥放映(彈性週),其他影片則由同學自行觀賞和預先準備討論內容(將由研究生助理協助進行)。嬝牧韘~哲學和精神分析理論對情慾、性暴力和自由意志的研究,有助我們理解這些問題的關連性和複雜性,希望由此切入主題能夠延伸拓展未來討論的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