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職場倫理與職場精神 Occupational Ethics and Workplace Spirituality |
開課學期 |
111-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洪英正 |
課號 |
LibEdu1106 |
課程識別碼 |
H01 1080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7,8,9(14:20~17:20) |
上課地點 |
博雅302 |
備註 |
開放10-20名開學後加簽。第一週務必出席否則強制刪除選課。開放台藝大、國北教大學生各6名。。A4:哲學與道德思考 總人數上限:10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在一個後現代而分歧的世代裡,人們的價值思維與適應行為益趨於多元而
複雜,但就一個人類亙古以來就需面對的議題:「何謂人、事、物間的的
『最佳關係』」,卻仍然是個難以圓滿解答的困擾,而正是倫理的擅場與
功用所在。
當現代人面對變化多端卻益形沈重的工作壓力與職場的不確定性時,如何
在「永恆的『暫時』」(permanent temporariness)中找到一條「康莊大
道」,能懂得思考、分辨及選擇最適的生命表達方式,而不僅能關照到自
己生活與工作上的意義與價值,同時亦能兼顧群體與社會的整體利益與共
榮,這正是身為現代人所需要的職場精神涵養與倫理思考。職場倫理
(Occupational Ethics)是一個方興未艾的時代議題,當工時持續延長、工
作關係持續複雜化、工作價值觀持續因多元取向而瓦解,及工作上科技的
持續創新而顛覆固有之行為模式,在這莫衷一是的混亂中,職場倫理的思
考與對話正滿足這個時代的需要,並且幫助人們尋求到利益福祉中的最大
公約數。
而二十世紀以來資本主義的結果論與追求最大利潤等浪潮不斷撞擊與淹沒
整個工作世界,人們迷惘於究竟如何才能尋求到真正的工作意義與價值,
這其實是需要藉助於內在生命經驗的建造與提升的,其中職場精神
(Workplace Spirituality)的發揚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其目的即在於
協助工作者體察工作的內在精神性的意義,昇華群體間的共生感,以及獲
得整體被鼓舞起來的一種生命愉悅感與希望、滿足,是一種無涉及宗教意
味的精神性昇華歷程。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於 2005 年 6 月以
職場精神為封面主題,國內外管理學界更不斷以此為探討主題,王品集
團、中華電信、永信藥品、裕隆汽車及玉山銀行等等皆在幸福企業、企業
倫理上呼應運用職場精神之重要性,此等相關研究與實務應用漸次受到廣
泛重視,可見職場精神已成一個重要的時代議題與潮流。
2
任何人若能在倫理角度與職場精神面向都具有必要的知識基礎與操作體
悟,相信在工作世界與企業環境中將會是一個知所進退、有為有守的良性
「公民」。綜合而言,本課程在於幫助學習者,特別是非商管學院之學生
對下述議題的充分瞭解與獨立判斷能力:
1.道德倫理與職場倫理的綜合理論與案例說明
2.職場精神的概念、意義及應用
3.工作道德與職場倫理的發展理論與實踐架構
4.重要的職場倫理應用範疇:工作、領導、勞工、服務、消費、環保、網
路及跨文化等等
5.職場精神之發展的體悟與內、外在生命關係的洞察與昇華
6.藉由心理測驗的自我反饋與洞察,來增進自我的理解與超越。
7.實務個案之分析與發現重要命題,以轉化並落實於真實生命經驗之中
|
課程目標 |
為協助學生藉由「知」而後能「行」,並發展成「真知」,並且在職場倫理
與職場精神上具備真實的自我超越潛能,本課程之教學目標為:
1.建立學習者對職業道德與職場倫理的宏觀思維與微觀操作能力
2.幫助學習者重新檢視自我的職場精神命題與身(行為)心(價值)的慣性模
式,並據以調整改變
3.幫助學習者藉由理論思辨與個案研討,定位出生命中重要的職場範疇中
的倫理困境與解決方案
4.建立學習者發展深度內在生命與和諧外在人生的能力與態度。
5.促進學習者具體理解「回顧生命」、「回歸人性」及「回到人群」的意義
與價值 |
課程要求 |
1.上課首重出席,不假缺席會扣分,缺席多次會嚴重影響成績。2.其次參
與互動與討論很重要,因為上課不是「一個人」的時刻,人也不應該活在
孤寂的星球上,請學習享受人群關係的樂趣與其中的意義。3.請勿趴睡,
累了,可以去教室外紓壓一下再進來參與。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參考書目 |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平時成 績 |
30% |
出缺席、上課參與、小組討論、心得撰寫,上課首
重出席與參與(不假缺席會扣分),其次是互動與討
論,最後當然是一定要快樂學習。 |
2. |
期中考 成績 |
30% |
期中考試 |
3. |
期末考 成績 |
40% |
期末考試 或 報告質量、小組分工與貢獻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0 |
課程簡介,以下各週資料將會視需要持續修改 |
第2週 |
2/27 |
228 連假
|
第3週 |
3/06 |
導論:職場軟實力 (一) |
第4週 |
3/13 |
導論:職場軟實力(二) |
第5週 |
3/20 |
企業倫理 |
第6週 |
3/27 |
職場精神 |
第7週 |
4/03 |
清明連假 |
第8週 |
4/10 |
道德認知發展(期中考週) |
第9週 |
4/17 |
舉行期中考 |
第10週 |
4/24 |
道德哲學與應用 |
第11週 |
5/01 |
應用與思考(一):生命歷程(關鍵事件與信念發展
的反思)、生涯發展與職場倫理&精神之關聯 |
第12週 |
5/08 |
應用與思考(二):職場中對金錢與幸福的認識與定
位 |
第13週 |
5/15 |
電影賞析(暫訂) |
第14週 |
5/22 |
應用與思考:職場精神與利他行為及社會責任、公
司治理及永續發展的實踐 |
第15週 |
5/29 |
專題講座:當代職場倫理議題與職場倫理制度設計
-以企業實務分享為例(暫訂,可能配合講員等因素
機動調整)
|
第16週 |
6/05 |
期末考試週 or/and 期末報告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