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歷史學的空間與網絡分析
Space and Network Analysis in Historiography 
開課學期
112-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林牧之 
課號
LibEdu1114 
課程識別碼
H01 1190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8,9(15:30~17:20) 
上課地點
普205 
備註
A2:歷史思維
總人數上限:8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將以「空間」為主要視角,分析歷史現象如何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展開。課程將分為兩個部分,前半期以中國歷史的開展為核心,說明中國國家的形成、文明與野蠻的界線、天下觀念、行政區劃,以及經濟商貿網絡等空間如何形成、劃定,並且通過人的行動來運作。後半期則以台灣為中心,探討台灣歷史中幾個圍繞在「空間」下的重要議題:海洋文化圈、中國政治進入後的空間形塑、閩南/客家/原住民的族群分布、日本時期的原住民族群移住政策對原住民社群與文化的影響等。除此之外,本課程計劃讓同學運用數位人文GIS工具,寫作一份期末報告。 

課程目標
本課程希望通過分析歷史各項議題中的空間因素,得以讓學生理解空間因素發揮的作用,同時讓培養學生對「空間」議題的感知能力,並進一步在觀察事物時能加入「空間」的分析角度。 
課程要求
期中考30%
兩份閱讀書摘作業15%x2
期末報告30%
出席1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3-4小時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Week2:Harari,《人類大歷史》Chp.5、6。
Week3:張光直,〈從夏商周三代考古論三代關係與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
Week4:王明珂,《華夏邊緣》Chp.6。
Week5:甘懷真,〈天下概念成立的再探索〉。
Week6:周振鶴、李曉杰,《中國行政區劃通史[1]總論》Chp.4。
Week8:許倬雲,〈漢代中國的體系網絡〉
Week9:期中考
Week10:無
Week11:翁佳音,〈「牽手Khan-chhiú」來看臺灣世界史-從臺灣歷史慣用語論大福佬文化圈概念〉
Week12:詹素娟,《台灣原住民史》Chp.2、3。
Week13:張隆志,〈殖民接觸與文化轉譯:一八七四年臺灣「番地」主權論爭的再思考〉
Week14:葉高華,〈從山地到山腳: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社會網絡與集體遷村〉
Week15:若林正丈,《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Chp.3。 
參考書目
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
Anthony Giddens著,李康、李猛譯,《社會的構成》,新北:左岸文化,2007。
Yuval Noah Harari著,林俊宏譯,《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臺北:遠見天下文化,2014。
James Scott著,李宗義譯,《不受統治的藝術:東南亞高地無政府主義的歷史》,臺北:五南,2018。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李峰著,劉曉霞譯,《早期中國社會和文化史概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
胡鴻,《能夏則大與漸慕華風—政治體視角下的華夏與華夏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
甘懷真編,《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
唐曉峰,《從混沌到秩序: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0。
周振鶴,《體國經野之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斯波義信著,方健、何忠禮譯,《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王德權,〈古代中國體系的摶成—關於許倬雲先生「中國體系網絡分析」的討論〉,《新史學》,14:1(臺北,2003),頁143-201。
吳承翰,〈政策‧思想‧地域空間:7-11世紀中國貨幣經濟的變遷〉,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
龍登高,《市場中國兩千年》,北京:東方出版社,2023。
項潔編,《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林富士,《「數位人文學」白皮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2017。
蘇峰楠主編,《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22。
鄭維中著,蔡耀緯譯,《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上劫掠》,臺北:衛城出版,2021。
鄭維中,《島嶼歷史超展開: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人們與臺灣》,臺北:春山出版有限公司,2023。
翁佳音,《近代初期臺灣的海與事》,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22。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柯志明,《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1。
邵式柏著,林偉盛等譯,《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小熊英二著,黃耀進、鄭天恩譯,《「日本人」的界限:沖繩・愛努・台灣・朝鮮,從殖民地支配到復歸運動》,臺北:聯經,2020。
陳耀昌,《傀儡花》,新北:印刻文化,2016。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群學,2010。
藍奕青,《帝國之守:日治時期臺灣的郡制與地方統治》:臺北:國史館,2012。
黃應貴,《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臺北:中研院民族所,1992。
陳慧先,《「原漢分治」下的人群隔離與跨界(1930-1960s)》,臺北:南天書局,2020。
葉高華,《強制移住:臺灣高山原住民的分與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3。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2004。
龔怡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稻鄉,1998。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中考 
35% 
 
2. 
期末報告 
35% 
學習運用GIS工具寫作一份簡單的空間分析報告 
3. 
書摘心得作業 
20% 
學期第6、14週繳交兩份書摘心得作業,各佔15%。 
4. 
出席 
10% 
每堂上課都會點名。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
作業繳交方式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考試形式
書面(口頭)報告取代考試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2  課程介紹
本週將說明課程要求、教授範圍與基本概念。 
第2週
2/29  文明與國家的形成
本週將探討文明、國家形成的條件為何,說明目前幾個大致的看法,討論在文明形成過程的關鍵因素,包括地理條件與社會組織條件,並以比較的視野比對中國與其他文明在形成過程中的差異。 
第3週
3/7  從邑制領土國家
中國在形成廣域帝國之前,其實是由各個大小不一的聚落—「邑」構成政治統治的網絡。此後才隨著政治體組織能力的擴張,逐漸由邑制國家轉化為統治大面積地區的領土國家。政治體所轄領空間範圍的擴大,也扮隨著政治體組成從以血緣氏族為主轉變為官僚組織的變化。 
第4週
3/14  文明的邊界:「野蠻」的形成與變化
何謂「文明」?何為「野蠻」?兩者的邊界如何產生?本週將討論「野蠻」是如何在「文明」的世界中被區分、定義出來,並說明歷史過程中,兩者間處於怎樣的互動關係。 
第5週
3/21  想像的世界:「天下」概念的形成與運作
「天下」概念,是古代中國相當重要的世界觀。藉由此一世界觀安排出來的政治、社會秩序,貫穿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本週將探討「天下」的概念如何展開,並且如何被古代中國應用於現實世界。 
第6週
3/28  體國經野:行政空間的建構
行政區劃是國家統治的必要元素。古代中國從封建制到郡縣制,其後郡縣制又發展為中央派遣單位,這些行政空間的劃定、建構是如何展開?劃定的行政空間又如何對人們的生活空間產生影響? 
第7週
4/4  放假 
第8週
4/11  「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中國古代的商貿空間與經濟網絡
儘管中國甚早就形成廣域國家,但在經濟層面上卻仍有顯著的地區特性。《史記•貨殖列傳》的「百里不飯樵,千里不販糴」一句,即闡述市場圈大小受貨品特性限制的特性。而國家仍有統合全國通貨物流的手段,亦與地區經濟需求之間形成空間上的張力。 
第9週
4/18  期中考 
第10週
4/25  GIS工具介紹與操作
本課程計劃讓同學運用GIS軟體為工具寫作期末報告,因此本週將專門GIS系統的使用、操作方式,以利於同學準備期末報告。 
第11週
5/2  海洋文化空間與臺灣
在過去的歷史敘述中,往往會以國家作為認識的基本單位。然而臺灣在進入鄭氏、清領時代之前,早已與周邊地區建立起相當緊密的連繫。此種連繫可以通過何種方式呈現?當時生活在臺灣與周邊地區的人,又是如何通過海洋建立起生活空間?本週將探討在近代以前,臺灣與周邊地區互動關係的可能面貌。 
第12週
5/9  清代的族群分布與政治空間
清領時期,由於行政組織能力的侷限,往往需借重地方社會協助統治。面對原住民與漢人間的問題時,採取的方式是有意識地安置與清政府合作的原住民(熟番)於漢人與生番之間。此種「族群政治」如何劃分出來?如何實踐於清領時期的歷史中,將是本週的主軸。 
第13週
5/16  牡丹社事件前後台灣政治空間的安排與影響
牡丹社事件可說是臺灣史上首次經驗到所謂「近代國家」的重要事件。尤其在空間層面上,原先被視為化外之地的「番地」,在經過牡丹社事件後,使清廷必須展開對後山地區的行政經營。因此事件前後,對臺灣處在國家邊界的人群而言,可說是面對國家在此地截然不同的空間治理方針。 
第14週
5/23  族群移住、社會網絡與文化變遷
日本統治台灣以後,對原住民區域實行集體遷村計劃。這一計劃直到戰後國民政府仍持續施行。本週將讓同學理解,遷移前後原住民聚落的空間分布,極大程度地影響了既有原住民的社會網絡,甚至在經濟、文化層面也有相當大的變動。 
第15週
5/30  戰後臺灣政治與地方社會
戰後國民政府來臺,在政權屬性上是為明顯的「遷佔者政權」。為了克服統治階層相對於台灣人間的隔閡,國民政府如何建立起與地方社會間的連繫,形成對台灣地方社會的穩固統治,乃是值得注意的課題。 
第16週
6/5  期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