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教育實踐課程(一)中學服務 Educational practice (I) Middle school |
開課學期 |
113-2 |
授課對象 |
學程 中等學校教育學程 |
授課教師 |
楊雅妃 |
課號 |
EduTch3002 |
課程識別碼 |
P01 0034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6,7(13:20~15:10) |
上課地點 |
|
備註 |
限教程修習,108(起)新制-實踐課程,不列入舊制26學分,上課地點新聞所302。 總人數上限:16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希望師資生嘗試綜整在教育專業課程、專門課程習得的知能,透過「學習-規劃-實踐-反思」的循環歷程,協助師資生連結教育理論與實務。具體而言,師資生藉由個人反思和師生對話討論,更了解中學生可能因背景條件不同而衍伸的學習需求差異。師資生進而能根據中學生的學習需求,融用ICT(如ChatGPT)、協同合作地設計、教授跨領域議題之探究與實作課程。 |
課程目標 |
一、 提升師資生對教育現場的覺察力。
二、 培養師資生課程設計能力。
三、 培養師資生教學實踐之應變能力。
四、增進師資生對教師角色和教學工作的認識。
|
課程要求 |
一、 相互尊重,以建立互信、安全的對話情境。
二、 積極參與課程的討論與活動。
三、 學術倫理原則。
【授權碼加簽說明】
一、請同學第一週務必參與第一週課程。
二、發放授權碼的比序項目,按優先性條列如下:
1、本學期已是修業年限最後一年(大六或碩四)者。
2、2025年8月要實習者。
3、2025年6月要考教檢者。
4、已修畢教材教法及教學實習者。
5、本學期正在修習教學實習者。
6、已修畢課發及教學原理者。
7、已修畢課發或教學原理者。
三、比序進行方式
1、當符合前一比序者人數尚未達預計加簽人數後,才進行下一項比序項目,以此類推;
2、若同一比序超過預計加簽的名額,則採抽籤決定。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指定閱讀 |
待補 |
參考書目 |
佐藤學(2022)。學習的革命2.0:AI與疫情如何改變教育的未來(黃郁倫譯)。親子天下。
總綱種子講師。第六部分:跨領域課程。https://shorturl.at/kNT08
卯靜儒、 李姍靜、 林威廷、 陳心怡、黃盈婷(2022)。喚醒你的設計魂:素養導向專題探究課程設計指南。元照。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23)。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科資源平台。https://ghresource.k12ea.gov.tw/nss/p/index
陳佩英總編輯。探究策略55中學篇。臺灣師大。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教案設計 |
20% |
|
2. |
實地教學反思 |
30% |
1、教學實踐
2、教學反思 |
3. |
觀議課與課程參與 |
35% |
|
4. |
期末個人反思 |
15% |
|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上課形式 |
|
作業繳交方式 |
|
考試形式 |
|
其他 |
由師生雙方議定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1 |
課程簡介、合作學習與探究與實作概念 |
第2週 |
2/28 |
和平紀念日 |
第3週 |
3/07 |
探究實作之教學經驗分享(暫訂) |
第4週 |
3/14 |
教師知能與教學情境討論 |
第5週 |
3/21 |
微課程探究與實作教案討論與報告I |
第6週 |
3/28 |
教案演練(第一二週試教) |
第7週 |
4/04 |
兒童節及民族掃墓節 |
第8週 |
4/11 |
【和平】1st微課程 |
第9週 |
4/18 |
教學實踐反思與討論I |
第10週 |
4/25 |
微課程探究與實作教案討論與報告II
教案演練(第三四週試教) |
第11週 |
5/02 |
【和平】2nd微課程 |
第12週 |
5/09 |
【和平】3rd微課程 |
第13週 |
5/16 |
教學實踐反思與討論II |
第14週 |
5/23 |
【和平】4th微課程 |
第15週 |
5/30 |
端午節 |
第16週 |
6/6 |
期末教學實踐反思與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