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教育實踐課程(二)中學服務
Educational practice (II) Middle school 
開課學期
113-2 
授課對象
學程  中等學校教育學程  
授課教師
洪承宇 
課號
EduTch3003 
課程識別碼
P01 0035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6,7(13:20~15:10) 
上課地點
 
備註
限教程修習,108(起)新制-實踐課程,不列入舊制26學分,上課地點新聞所207。
總人數上限:12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警語:務必第一週課程說明時至班上進行修課生篩選,請考量通勤到永平高中時間是否能全勤。篩選12位同學順位如下:(a) 大六或碩四優先、(b)修畢「分科教學實習」、(c)修畢「分科教材教法」、(d)本學期同時正在修習「教材教法、教學實習」、(e)已修畢「課發」或「教原」、(f)同資格者抽籤決定】

本課程單週於「台大師培中心」進行共備、雙週於「永平高中」進行微課程教學(8-9次,週三下午1:15-3:15),請欲修此課同學確保週三下午此段時間能通勤至永和進行教學。

本課程為實踐課,目的是讓師資生提早進入中學現場。此高中端微課程為期九週,課程主題為「媒體識讀:人文與自然的思辨與探究 」(媒體識讀+探究與實作的概念),歡迎來自不同學科的師資生修習。將以「假訊息」為各組課程設計目標,以假訊息為起點,帶給高中生們對於人文或科學識讀的思辨與理解。例如,網傳生酮飲食的好處,然而真的對人體有益嗎?亦或大家都說徐志摩是渣男、韓愈死於花柳病、大麻應該除罪化,這是真的嗎?

師資生們過程中透過高中生日常接觸到的謠言、迷思、偽知識、學科懸案、內容農場等資訊,每組設計兩週之完整課程,並且於高中端實習。單週於臺大則進行「預試教」以演練下週高中端的教學內容,其他組同學可以給予回饋。 

課程目標
1. 銜接大學端與中學端教育現場
2. 幫助師資生瞭解與增加中學教學經驗
3.師資生瞭解中學生學習情況與學校生活
4. 從媒體中發現假訊息,以人文或科學識讀的視角,藉由探究的教學方式增進中學生思辨素養
5. 增進中學生對於媒體識讀與探究式學習的認識
 
課程要求
務必「單週台大共備日」與「雙週高中端教學」全程到課,否則切勿修習。
請確認每週三下午1:15-3:15能通勤永和,不會於本課程要求早退。
若高中端微課程結束時,台大仍已開始放寒暑假,仍須至高中端完成最後一堂微課程。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組內共備視各組狀況而定。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請email給老師約時間 
指定閱讀
無 
參考書目
無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參與 
30% 
永平高中微課程教學非不可抗力因素不得請假 
2. 
觀課心得與回饋 
30% 
觀其他小組教學完,上傳回饋單於共享資料夾(每人給予教學小組至少一次觀課回饋) 
3. 
教案設計與實施 
40% 
各組教案撰寫連同ppt與學期單上傳共享資料夾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課程說明 
第2週
  永平高中微課程(一) 
第3週
  台大共備 
第4週
  永平高中微課程(二) 
第5週
  台大共備 
第6週
  永平高中微課程(三) 
第7週
  台大共備 
第8週
  永平高中微課程(四) 
第9週
  台大共備 
第10週
  永平高中微課程(五) 
第11週
  台大共備 
第12週
  永平高中微課程(六) 
第13週
  台大共備 
第14週
  永平高中微課程(七) 
第15週
  台大共備 
第16週
  永平高中微課程(八) 
第17週
  期末報告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