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素養導向教案設計 |
30% |
【評量標準】
1. 現象本位:是否兼具「現象進」、「現象出」。
2. 課程倒序設計:是否掌握該單元核心素養,並將OCIA對焦。
3. 教學流程:是否確實銜接鳳頭、豬肚、豹尾,並於課程前、中、後運用提問技巧。
4. 成果報告:是否清楚、吸引人。 |
2. |
自行探究成果報告 |
20% |
【評量標準】
1. 摘要:是否完整涵蓋文章內容,且段落銜接緊密。
2. 問題:問題意識是否明確,且結論確實回答問題。
3. 假設:是否有提出假設,且後續推論合乎邏輯。
4. 驗證:是否有根據假設蒐集資料,且資料來源多元、可信。
5. 成果報告:是否清楚、吸引人。 |
3. |
設計跨領域探究教案 |
20% |
【評量標準】
1. 課程倒序設計:所選議題是否生活化、具重要性,且OCIA的設計有對焦。
2. 教學流程:各探究階段之教學是否連貫(設定問題、設定假設、驗證假設、導出結論、修正問題/假設、成果摘要撰寫等)、教學中的鳳頭/豬肚/豹尾是否確實銜接。
3. 總結性評量素養:是否能從課程整體的角度設計功能性素養與共通性能力的評量標準。
4. 成果報告:是否清楚、吸引人。 |
4. |
營隊行政工作與出席 |
30% |
【評量標準】
1. 籌備與培力活動出席(10%):出席營隊籌備活動總時數達32小時,且符合出席承諾與出缺席規範。(出席包含參與全員大會與籌備出席16小時,增能課程16小時。),此部分依照出席比例計算。
2. 行政工作完成狀況(10%):
• 完成行政部門(生活場地、影音設計、文書設備組)指定之行政工作。
• 完成生輔部門(導師、活動籌劃等)指定之生輔與活動設計工作。
3. 團隊合作與分工表現(10%):
• 團隊成員同儕互評(各學科、行政組別、生輔部門、探究組別)
• 團隊成員合作表現自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