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教育概論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 
開課學期
107-2 
授課對象
學程  中等學校教育學程  
授課教師
許育萍 
課號
EduTch5101 
課程識別碼
P01 U001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3,4(10:20~12:10) 
上課地點
 
備註
非教育學程學生可修-限7人,教育基礎課程,詳見選課注意事項。上課地點:新聞所203。
總人數上限:4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72EduTch5101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將引導學生認識教育。因此本課程除了理論基礎外,亦結合重要教育議題,共分為下列四個主題,每個主題進行四週的課程,並且每個主題皆以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的社會與文化脈絡進行討論,並且結合應用研究的角度,如教育行政與政策、課程與教學等應用學科,進行詳細的思辨。 

課程目標
本課程之教學目標如下:
(一)能瞭解教育理念,包括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的社會與文化脈絡。
(二)能思辨教育議題,以所學為基礎進行討論。
(三)能應用教育理念於教學。 
課程要求
1. 不加簽。除了這學期要畢業,且缺少教育概論必修學分者。
2. 課程規定非為教育學程學生人數上限為7人,若選上課程者超過7人,將抽籤決定。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三 13:30~15:00 備註: 請事先與教師預約 
指定閱讀
徐宗林、周愚文(1997)。教育史。台北:五南。
陳奎憙(2013)。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台北:東華。
歐陽教(2002)。教育哲學導論。台北:文景。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文化。 
參考書目
周愚文(2001)。中國教育史綱。台北:正中。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學富。
謝文全(2015)。教育行政學(五版)。台北:高等教育。
Ball, S. (2003) ‘The teacher’s soul and the terrors of performativity’.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18(2): 215-228.
Darling-Hammond, L., & Lieberman, A. (2012). Teacher education around the world. Changing policies and practices. London, United Kingdom: Routledge.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程參與 
20% 
出席及討論。每學期有三次機會,請事先向教師請假。超過三次請假者將會影響期末總成績。 
2. 
小組報告 
30% 
1. 報告呈現:20分鐘為限。包括文獻導讀、議題延伸,並提供2個問題在課堂上討論。 2. 請於報告當週的前一個星期日,繳交簡報與電子檔給教師。 3. 報告結束後,於下週上課前繳交一份小組報告,請繳交紙本,非簡報檔,十頁為限。 4. 填寫匿名工作分配表。 
3. 
個人報告 
50% 
1. 電影心得1篇 2. 演講心得1篇 3. 除了自己報告組別外,請撰寫小組報告週的問題討論,共3篇。 3. 格式不拘,一面A4為限,字體12,行距1。 4. 繳交期限:本學期最後一次上課時。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0  課程導論 
第2週
2/27  師資培育的功能與角色 
第3週
3/06  教育目的:文化、社會與學校 
第4週
3/13  沒有一個孩子落後 
第5週
3/20  何種課程是有價值的 
第6週
3/27  為什麼要上學:學校教育學什麼 
第7週
4/03  學校溫書假 
第8週
4/10  青少年心理:少年維持的煩惱 
第9週
4/17  誰是好老師:吾愛吾師(To Sir, with Love, 1967) 
第10週
4/24  十二年國教與學校教育 
第11週
5/01  再談考試制度
 
第12週
5/08  性別平等教育 
第13週
5/15  多元文化教育
 
第14週
5/22  演講(彈性調整) 
第15週
5/29  學習風格 
第16週
6/05  教師倫理、學校行政與管理 
第17週
6/12  期末討論(彈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