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教育心理學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開課學期 |
111-2 |
授課對象 |
學程 中等學校教育學程 |
授課教師 |
王秀槐 |
課號 |
EduTch5102 |
課程識別碼 |
P01 U002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8,9(15:30~17:20) |
上課地點 |
|
備註 |
非教育學程學生可修-限7人,教育基礎課程,詳見選課注意事項。上課地點:新聞所302。 總人數上限:4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採翻轉教育形式,學生必須在每週上課前讀熟指定閱讀篇章,並完成預習單。平時上課以知識補充與小組活動為主。
無期中、期末考,報告作業分散在學期中,包括影片製作(個人)、教學演示(小組)、書面報告(小組)等。 |
課程目標 |
認識學習者的心理發展階段
認識學習理論
認識學習者多樣性
反思教心理論在教學上的應用 |
課程要求 |
課程、教學與評量之知能
思辨與多元創新能力
表達溝通、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
任教學科知識與教育專業之整合知能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1 - 2 小時 |
Office Hours |
每週二 17:30~18:20 |
參考書目 |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張春興(東華出版社,2007)
教育心理學:學習者的成長與發展(第六版),Jeanne Ellis Ormrod,白惠芳等譯(洪葉文化,2011)
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第三版),Robert Slavin,張文哲譯(學富文化)
教育心理學:教與學的理論與實踐(二版/增訂版),Sternberg and William,陳宥儒譯(華騰文化,2011)
教育心理學:葉玉珠,高源令,修慧蘭,陳世芬,曾慧敏,王珮玲,陳惠萍(心理出版社,2010)
正向心理學在學校教育的應用:李新民(麗文文化事業,2012)
正向心理學教學活動設計:李新民(麗文文化事業,2012)
|
指定閱讀 |
教育心理學:翻轉教學取向。王秀槐。雙葉書廊(2020)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課前預習單 |
30% |
每份3%,共10份 |
2. |
期中作品:我的教心反思 |
25% |
短片成果、線上回饋 |
3. |
學習動機論:自主學習與教學演示 |
15% |
PPT:資料整理、演示:理論說明、活動設計與帶領 |
4. |
期末報告:教心教學應用 |
20% |
教學設計/班經輔導設計、課堂演示同儕回饋 |
5. |
課堂參與 |
10% |
每次上課須簽到。簽到單將於課堂期間傳發。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1 |
課程導論 |
第2週 |
2/28 |
和平紀念日放假 |
第3週 |
3/7 |
認知發展論 |
第4週 |
3/14 |
心理社會發展論
道德發展論 |
第5週 |
3/21 |
行為學習論 |
第6週 |
3/28 |
社會學習論 |
第7週 |
4/4 |
兒童節放假 |
第8週 |
4/11 |
人本學習論 |
第9週 |
4/18 |
認知學習論(I) |
第10週 |
4/25 |
認知學習論(II) |
第11週 |
5/2 |
我的教心反思成果嘉年華 |
第12週 |
5/9 |
智力因素 |
第13週 |
5/16 |
學習動機論(I) |
第14週 |
5/23 |
學習動機論(II) |
第15週 |
5/30 |
非智力因素 |
第16週 |
6/6 |
優勢本位教育 |
第17週 |
6/13 |
期末教學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