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19 |
【課程】課程簡介與班規建立
【活動】期初前測 |
第2週 |
2/26 |
【課程】教學常見問一:上課秩序亂,學生不願聽講怎麼辦?——從行為論看班級經營
【活動】拼圖法再讀預習文本
--
【個人作業】HW1:Out of control (課前繳交) |
第3週 |
3/5 |
【課程】
1. 新課綱的素養教學為何?——素養教學的why, what, how?
2. 教 vs.學曲線與教學流程——鳳頭、豬肚、豹尾的教學流程?
--
【上課材料】符碧真(2018)素養導向國教新課綱的師資培育:國立臺灣大學「探究 式─素養導向的師資培育」理想芻議。 |
第4週 |
3/12 |
【課程】教學常見問二:學生為什麼聽不懂?怎麼辦?——談認知發展論、訊息處理論與建構論
【活動】拼圖法再讀預習文本
--
【個人作業】HW2:Constructivism and Cognitivism(課前繳交) |
第5週 |
3/19 |
【課程】
1. 倒序設計與教學流程
2. 如何應用OACI設計單元素養教學與評量
|
第6週 |
3/26 |
【課程】教學常見問三:學生沒學習動機?怎麼辦?——談動機論
【活動】拼圖法再讀預習文本
--
【個人作業】HW3:Motivation theories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課前繳交) |
第7週 |
4/2 |
【課程】
1. 新課綱的跨學科探究與實作:為何強調跨學科?與九年一貫有何異同?常見的模式有哪些?
2. 現象本位學習:與跨學科統整、專題探究之關聯?
【活動】小組探究作業開始:從新課綱19項議題中找出一個研究問題進行探究。
--
【上課材料】
符碧真、李冠穎(2023)。面對新課綱「探究與實作」:師資培育「雙實作」的教育實踐課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8(3),239-273。 |
第8週 |
4/9 |
【課程】多元教學法:
1. 講述法——如何讓人想聽、聽得懂?
2. 探究法——知識花園的探險樂趣。
3. 合作學習法——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Jigsaw & Group investigation
4. 提問教學法:4F與ORID焦點討論法。 |
第9週 |
4/16 |
【活動】小組探究成果發表(世界咖啡館):
每人報告4分鐘、詢答2分鐘。
--
【團體作業】GW1.0:繳交探究報告初稿書面檔。 |
第10週 |
4/23 |
【活動】探究作業檢討 |
第11週 |
4/30 |
【活動】期末探究教案Checkpoint 1:倒序設計
Step 1: Outcomes確認預期學習結果
Step 2: Assessment確認學習成效的證據探究報告檢討
--
【團體作業】GW1.1:繳交探究報告修正版書面檔。 |
第12週 |
5/7 |
【活動】期末探究教案Checkpoint 2:倒序設計
Step 3: C & I﹕現象+提問
--
【個人作業】HW4:繳交1-2節課設計任教學科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量。 |
第13週 |
5/14 |
【活動】期末探究教案Checkpoint 3:倒序設計
Step 3: C & I﹕現象+提問 |
第14週 |
5/21 |
【課程】AI之於教學的倫理與應用 |
第15週 |
5/28 |
【活動】
1. 期末教案口頭報告(世界咖啡館):每人5分鐘報告+3分鐘交流。
2. 期末後測。 |
第16週 |
6/4 |
【本週不上課】期末作業截止
--
【Final Report】GW2:繳交探究教案書面報告+個人反思。(每人一份)
【個人作業】HW5:繳交期末互評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