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課程發展與設計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Design |
開課學期 |
111-2 |
授課對象 |
中等學校教育學程 |
授課教師 |
王秀槐 |
課號 |
EduTch5206 |
課程識別碼 |
P01 U2240 |
班次 |
01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
備註 |
非教育學程學生可修-限7人,教育方法課程,詳見選課注意事項。上課地點:新聞所302。 總人數上限:4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為因應十二年國教的新趨勢,新一代教師必須具有課程發展設計的專業知能,以發展創新課程,協助學生適性發展。本課程兼具理論與實務,目標在於讓參與者了解課程發展趨勢,並能設計適合學生需要的課程。課程內涵包括:(1)課程發展基本理念、(2)108課綱理念與素養課程設計、(3)課程設計方法與實作,以及(4)重要新興課程議題。透過「從做中學」的過程、同儕與教師回饋及實地學習,幫助修習者增進課程設計能力。 |
課程目標 |
培育修課學生成為能應用十二年國教課綱趨勢的課程創新理解者、課程深刻反思者、課程合作規劃者,以及課程獨立設計者。 |
課程要求 |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政傑(主編)(2005)。課程思想。臺北:冠學出版社。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高雄:麗文文化。
歐用生(2006)。課程理論與實踐。臺北:學富文化。
方德隆(2001)。課程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文化。
Holmes, B & Mclean, M. 張文軍(譯)(1999)。各國課程比較研究。臺北:揚智。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2002)。九年一貫課程試辦與推動工作成果彙編(1-6)。臺北:教育部
Grant Wiggins, Jay McTighe. 賴麗珍(譯)。重理解的課程設計。臺北:心理。
Grant Wiggins, Jay McTighe. 賴麗珍(譯)。設計優質的課程單元:重理解的設計法指南。臺北:心
理。
John L. Brown. 賴麗珍(譯)。善用理解的課程設計法。臺北:心理。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個人部分 |
45% |
課前預習單(10%)、BOPPPS微型教案設計與實作(25%)、教科書博物館參訪學習單 (10%) |
2. |
小組部分 |
45% |
(1) 口頭報告(10%)
(2) 書面報告:議題導向素養課程設計書(25%)、一節課詳案(10%)
(3) 雙語教學部分會再斟酌另加學期總成績2-4分 |
3. |
課堂參與 |
10% |
(1) 為鼓勵與肯定學生準時出席上課,每次上課學生均須親自找助教簽到。
(2) 積極參與可堂討論者視情況酌予加分,以茲鼓勵。 |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上課形式 |
|
作業繳交方式 |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
考試形式 |
|
其他 |
由師生雙方議定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02/21 |
課程導論 |
第2週 |
02/28 |
(二二八連假) |
第3週 |
03/07 |
BOPPPS微型教學設計 |
第4週 |
03/14 |
1.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
2. 跨領域&議題融入 |
第5週 |
03/21 |
BOPPPS微型教學演示(1) |
第6週 |
03/28 |
BOPPPS微型教學演示(2) |
第7週 |
04/04 |
(清明連假) |
第8週 |
04/11 |
OAI議題導向素養課程設計(階段一):建構目標Objective |
第9週 |
04/18 |
OAI議題導向素養課程設計(階段二):設計評量Assessment |
第10週 |
04/25 |
OAI議題導向素養課程設計(階段三):規劃活動Instruction |
第11週 |
05/02 |
教科書圖書館參訪 |
第12週 |
05/09 |
雙語教學(1):
1. Concept & Myths
2. Teach Vocabulary |
第13週 |
05/16 |
雙語教學(2):Game Based Teaching |
第14週 |
05/23 |
OAI課程設計期末展示 |
第15週 |
05/30 |
雙語教學(3):Classroom Language
|
第16週 |
06/06 |
雙語教學(4):Bilingual Teaching Dem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