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設計導論
Social Design: An Introduction 
開課學期
109-2 
授課對象
創新設計學院  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  
授課教師
黃書緯 
課號
DS5108 
課程識別碼
Z01 U032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2,3,4(9:10~12:10) 
上課地點
卓R508 
備註
初選不開放。初選不開放,預修課需事先填表
總人數上限: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92DS5108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2015年的「台北設計城市展」將「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炒得風風火火,方興未艾之際,卻也讓我們不免好奇這以「人民力量」、「設計改變社會」為口號的新奇字眼,與過往的社區設計、參與式設計、設計思考、協同設計之間的關係究竟為何?鄭陸霖認為,在「設計」之前加上「社會」只是過渡時期的權宜,理想的社會設計應該見證社會這前置詞的消失,畢竟真正值得設計師與社會關注的設計是哪些「足以成為尋常」的新奇。

善哉斯言,值得深究。是以,這是一門以「我們從未社計過」為初心的課程,這門課不行動,只想協助同學建立一套自我學習的分析方法。試圖穿越那些振奮人心的行動口號,誠實面對:我們該如何面對「社會」與「設計」之間的關係?過度強調行動的方法論是否已經中介了行動者對事物的分析方式?如何在社會(學)中發現設計(策略),在設計(物)中看見社會(關係)?

課程分成四個主題。

主題一,「穿過你的物件的我的手」。我們將以物件為起點,討論如何理解物件的社會意義?生產物件的組織又是如何運作?設計師近年為何又如何從物件背後現身?我們希望能在這階段讓同學在個人、物件、社會、設計之間能建立一個關係性的思考方式。

主題二,「休士頓,我們遇到問題!」。常見對設計的社會學式批判總是從消費與勞動入手,但其實設計領域的自我批判可一點都沒少過,我們將討論其中幾個關鍵的設計反思,包括:責任設計、批判設計,以及推測設計。

主題三,「讓事情發生」。雖然這門課不強調行動,但總是要知道行動前需要作哪些準備,所以我們將順著常見的社會設計方法,問題界定、技術創新、組織人群,討論內在的政治張力與行動兩難。

主題四,「社計就是再設計」。學期最後一個月是我們的密集工作月。我們會讓同學以生活中日感尋常又新奇的超商為場域,分組以「近未來」為題進行設計研究,並在創新設計學院期末D-Day進行成果發表。

最後,這門課將會有兩次校外見學的規劃,藉由兩次連貫的主題參訪,讓同學得以在參訪前認識、參訪中體會,參訪後反思。校外見學的合作對象待確認後會於課程說明時公布。


**本課程將以表單填寫之內容作為篩選標準,請想要修課的同學認真填寫**
欲修課者,先在1/29(五)下午五點前填表單:https://reurl.cc/5q7xoG

--- --- ---

課程網址:http://swalk.blogspot.com/2020/12/blog-post.html 

課程目標
1.了解社會設計的基本方法;
2.以四個主題深入問題分析;
3.建立自主學習分析方式。 
課程要求
準時出席
閱讀文本
參與討論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鄭陸霖,2020,〈設計,東西的誕生〉,收錄在《尋常的社會設計》,台北:雙囍。 
參考書目
參看課程進度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討論 
20% 
 
2. 
見學作業 
30% 
 
3. 
個案分析 
20% 
 
4. 
期末提案 
3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3  課程介紹:何謂社計?如何研究?

- Koskinen, Ilpo and Hush, Gordon. 2016. “Utopian, Molecular and Sociological Social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vol.10. no.1., 65-71.
- Lupton, Deborah. 2017. “Towards design sociology”, Sociology Compass. 2018;12:e12546. https:// doi.org/10.1111/soc4.12546
- 鄭陸霖,2020,〈設計,東西的誕生〉,收錄在《尋常的社會設計》,台北:雙囍。 
第2週
3/02  物件的意義

- Molotch, Harvey.,2018,《東西的誕生》(李屹譯),台北:群學。第1章。
- Verganti, Roberto,2018,《設計力創新》(呂奕欣譯),台北:馬可孛羅。第1章。 
第3週
3/09  生產的組織

- Molotch, Harvey.,2018,《東西的誕生》(李屹譯),台北:群學。第6、7章。
- Juiler, Guy.,2009,《設計的文化》(鄭郁欣譯),台北:韋伯。第2章。 
第4週
3/16 
- Papanek, Victor,2013,《為真實世界設計:人類生態與社會變遷》(楊路譯),台北:五南。第1章。
- Molotch, Harvey.,2018,《東西的誕生》(李屹譯),台北:群學。第2章。
- Juiler, Guy.,2009,《設計的文化》(鄭郁欣譯),台北:韋伯。第3章。
 
第5週
3/23  校外見學(一) 
第6週
3/30  責任設計

- Papanek, Victor,2013,《為真實世界設計:人類生態與社會變遷》(楊路譯),台北:五南。第9章。
- Molotch, Harvey.,2018,《東西的誕生》(李屹譯),台北:群學。第8章。
- 吳嘉苓,2015,〈永久屋前搭涼棚:災後家屋重建的建築設計與社會改造〉,《科技、醫療與社會》,第20期,頁09-74。 
第7週
4/06  批判設計

- Malpass, Matt.,2019,《批判性設計及其語境》(張黎譯),南京:江蘇鳳凰美術。第2、3章。
- 鄭珮宸,2020,〈改革公園兒童遊戲場的媽媽民主:連結照顧日常與倡議論述的對抗性公共領域〉,《台灣社會學刊》,第67期,頁135-191。 
第8週
4/13  推測設計

- Dunne, Anthony and Raby, Fiona,2019,《推測設計:設計、想像與社會夢想》(洪世民譯),台北:digital medicine。第1、3、5章。
- 陳宇翔,2016,〈「社會-市場」框架:當代臺灣證券公司營業廳的科技、空間與社會關係型構〉,《臺灣社會學刊》,第60期,頁1-53。 
第9週
4/20  小組報告

- 超商觀察報告 
第10週
4/27  如何界定問題?

- 筧裕介,2013,《社會設計》(李凡譯),北京:中信。第1、2、3、4章。
- 鄭陸霖,2020,〈重訪孔德〉,收錄在《尋常的社會設計》,台北:雙囍。 
第11週
5/04  技術社會交纏

- Verganti, Roberto,2018,《設計力創新》(呂奕欣譯),台北:馬可孛羅。第2、3章。
- 鄭陸霖,2020,〈涂爾幹的群學心法〉,收錄在《尋常的社會設計》,台北:雙囍。 
第12週
5/11  組織相關群體

- Manzini, Ezio.,2015,《設計,在人人設計的時代》(鐘芳、馬謹譯),北京:電子工業。第4、5章。
- 鄭陸霖,2020,〈韋伯讀心術〉,收錄在《尋常的社會設計》,台北:雙囍。 
第13週
5/18  校外見學(二) 
第14週
5/25  必須參與其中

- Verganti, Roberto,2018,《設計力創新》(呂奕欣譯),台北:馬可孛羅。第10章。
- Manzini, Ezio.,2015,《設計,在人人設計的時代》(鐘芳、馬謹譯),北京:電子工業。第7章。
- Storni, Cristiano. 2015. “Notes on ANT for designers: ontological, methodolog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turn in collaborative design”, CoDesign, vol. 11. 2-4, 166-178. 
第15週
6/01  小組提案(一)

- 近未來超商設計提案 
第16週
6/08  小組提案(二)

- 小組討論不上課 
第17週
6/15  小組提案(三)

- 課堂報告 
第17週
6/19  D-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