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在地展齡:「家文化」專題
Active Ageing in Place:Home Culture 
開課學期
111-2 
授課對象
學程  領導學程  
授課教師
陳懷萱 
課號
DS5315 
課程識別碼
Z01 U041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第1,4,8,9,10 週
星期六1(8:10~9:00) 
上課地點
 
備註
初選不開放。密集課程。修課申請及上課日期詳閱課程大綱。領導學程認列選修。。基本能力課程。
總人數上限:1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專題式課程,每次的課程都藉由跟不同合作對象來開啟青銀共創的可能性。本學期以創意高齡作為探索領域,開創可以容納不同尺度觀點、不同生命階段與文化的參與者的敘事對話空間,將在地生活多元日常經驗的過去與想望敘事整合與融入,並重新建立世代對話的連結。

創意老化/創齡的定義是:以「年齡」為核心,藉由音樂、電影、文學、戲劇、舞蹈、美術等具創造力的行動,開闢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的多元路徑與實踐方式。隨著超高齡時代的來臨,代間(intergeneration)議題成為全世界包含台灣在內的社會趨勢。因此,國家兩廳院期待表演藝術能成為一座橋樑,展開世代的對話及共創,連接的正是皆處於生命新階段,再度形塑自我的「青年」和「樂齡」族群。

本學期課程除了教室內的學習外,主要將會是同學們將分梯次參與TIFA青銀相揪來看戲的三場表演藝術節目(票券由TIFA提供),並且成為系列青銀有約工作坊的成員,與樂齡夥伴透過觀看表演、對話激盪與共創交流,藉由藝術打開對於「認同」的多元討論。

【110-2 課程成果頁面】:https://bit.ly/3aPRaTz
【110-2 兩廳院合作相關報導精選】:https://bit.ly/3uc44BX
【兩廳院工作坊相關記錄】https://bit.ly/3FRHoNM

課堂活動透過演講、討論與運用日常生活接觸到的各種老年文化符號,以互動與實作的方式,帶領學生領會人類學視野下「高齡化」的多元意涵。本課程把「老」當作視角,藉由參與者(N種人)對於老後人生的經驗連結故事,來窺看社會裡各種安老的想像與實踐。回應以下問題:
1. 如何打開跨齡跨文化的對話,以看見「在地展齡」活躍老化的多元需求?
2. 如何應用遊戲戲劇體驗設計創造連結與對話,增進不同世代社會公民的換位思考與同理能力?
3.如何運用互動作為田野調查的方法?

奠基於 2022 年的首辦計畫所帶來的豐碩成果和深厚迴響,2023 年青銀有約計畫持續與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結合,規劃深度型工作坊,探討創意老化/創齡(Creative Aging)的意義與價值。;本年度工作坊的主題定調於「認同」,希望透過表演欣賞、對話激盪與共創交流,關照多重多元觀點交織的社會中,一起長大變老的彼此,持續為臺灣挖掘表演藝術作為世代共創、社會共融的潛力與未來的可能性。期末將從青銀共看戲的經驗出發,回看與反思需求來進行此活動的體驗設計提案。
 

課程目標
課堂活動透過演講、討論與運用日常生活接觸到的各種老年文化符號,以互動與實作的方式,帶領學生領會田野思維下「高齡化」的多元意涵。本課程把「老」當作視角,藉由參與者(N種人)對於老後人生的經驗連結故事,來窺看社會裡各種安老的想像與實踐。回應以下問題:
1. 如何打開跨齡跨文化的對話,以看見「在地展齡」活躍老化的多元需求?
2. 如何應用遊戲戲劇體驗設計創造連結與對話,增進不同世代社會公民的換位思考與同理能力?
3.如何運用互動作為田野調查的方法? 
課程要求
作業說明

一、閱讀作業(10%):請在5/8 23:59前上傳NTU COOL討論區,一律不接受遲交或補交作業。

文本閱讀3選1:
Option 1: 安妮‧卡普芙(2016)《關於變老這件事》台北:時報文
Option 2: 弗雷.達斯特(2020)《創造對話:掌握人心的7個頂尖溝通策略》台北:平安叢書
Option 3: 佐藤真一, & 吳佩俞. (2016). 《老後生活心事典》台北: 晨星

作業說明: Quotation and Question 在書中找一段引用段落,註明出處,列出這個段落對你思考變老的個人與社會的意義,並且針對本次兩廳院「青銀有約」之旅的所見所聞,提出你的反思。(格式:A4 2頁為限。單行間距,12號字。 )

二、課堂作業1-3(30%):
請在指定時間上傳作業到NTU COOL作業區,一律不接受遲交或補交作業
(Due: 3/5) 個人作業1 (10%):短片合輯欣賞:《國藝會藝術個案採集計畫─共融藝術專案 - YouTube》影片清單( https://bit.ly/共融計畫)
作業說明:說明觀賞心得,並請挑選出一支對你理解藝術對於老年意義最有啟發性的影片,闡述你的發現或讓你好奇/影響深刻的地方。(格式:A4 2頁為限。單行間距,12號字。 )
(Due: 3/11) 個人作業2 (10%): 傳家寶作業:請完成後拍照上傳並於下次上課帶來課堂
(Due: 4/8) 個人作業3(10%): 請繳交好命人觀地圖

三、課程活動參與紀錄(15%):
請在三場演出後每場青銀工作坊當天,繳交參與觀察筆記500字,記錄青銀互動連結的好奇與發現,並上傳到NTU COOL討論區

四、期末分組專題提案(25%)
小組提案10%
提案優化10%
D-Day提案的互動設計5%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弗雷‧達斯特 (Fred Dust) (2022)《創造對話》台北:平安文化 
參考書目
Kenyon, G., Bohlmeijer, E., & Randall, W. L. (Eds.). (2010). Storying later life: Issues, investigations, and interventions in narrative geront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周傳久(2021)《迎接超高齡:熟齡人生幸福提案》台北:巨流

米利安‧阿蘭森(Miriam K. Aronson), 瑪賽拉‧巴克‧維納(Marcella Bakur Weiner)(2020)《父母老了,我也老了:悉心看顧、適度喘息,關懷爸媽的全方位照護指南》台北:經濟新潮社
約瑟夫.F.柯佛林(2018)《銀光經濟:55個案例,開拓銀髮產業新藍海》台北:天下文化
山崎亮(2019)《打造所有人的理想歸宿:在地整體照顧的社區設計》台北::行人
江崎禛英(2020)《社會可以被改變:超高齡社會的處方箋》台北:侒可
陳亮恭, & 楊惠君. (2015)《2025 無齡世代: 迎接你我的超高齡社會》台北市: 天下生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工具書
莎賓娜‧維德伍, 迪克‧梵蒂可, 湯瑪士‧哈瑪雅各森, 米亞‧皮埃爾, 安娜‧ 艾薇里, 亞斯柏‧隆德(2016)《創造連結:用設計創造有同理心的社會》台北市:遠流
佐藤真一(2016)《老後生活心事典》台中市:晨星出版
慶成會老年學研究所(2018)《未來高齡創意書:銀髮族最想要的夢幻未來社會》台北市:馥林文化。
Comincioli, E., & Masoodian, M. A Storytelling-based Approach to Designing for the Needs of Ageing People.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Adjunct Proceedings from, 3.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作業繳交方式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考試形式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