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在地展齡:「家文化」專題
Active Ageing in Place:Home Culture 
開課學期
109-1 
授課對象
創新設計學院  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  
授課教師
陳懷萱 
課號
DS5315 
課程識別碼
Z01 U041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第5,6,7,9 週
星期二A,B,C(18:25~21:05)星期六2,3,4,5,6,7,8,9,A,B,C(9:10~21:05) 
上課地點
卓R506卓R505 
備註
密集課程。修課詳閱:課程要求。
總人數上限: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91DS5315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在這堂密集課程將透過應用戲劇與劇場的互動設計,探索在地展齡安老的家文化。地方空間不只是實體的建築或場域,同時也具備「家」的象徵意涵,在其中人是創造並體現地方空間意義的主體。因此,本課程以長期匯集在地知識的社區大學作為學習場域,重新思考聚集在同一個學習空間的N種人如何共同構組出對青銀安居,在地安老的「家」文化認同。「在地安老」在現有醫療與社福視野下逐漸被視為是一種社會處理高齡議題的解方。 這堂課將應用遊戲與戲劇概念,把「變老」身體感官經驗與記憶作為對話的視角,讓生活的地方空間作為不同生命歷程交會場域的意涵得以浮現,同時能夠藉由創造連結的設計映照出有「在地」多元觀點特色的空間意義,進而看見並且形塑在地生活共同體的地方空間認同。「社區大學」作為一個積累地方社區生活記憶的場所,層層堆疊交織的生命經驗雜揉出此都會空間對個人與社會一起「變老」的豐富意涵。因此本密集課程將透過與社區大學公共論壇活動的協力實作,推動與發展在地老化的「文化系統協作模式」:從創造社區大學的連結來看到長輩與其照顧者對於「人」之社會支持系統的需求。本課程以社區大學為觀察場域,開創可以容納不同尺度觀點、不同生命階段與文化的參與者的敘事對話空間,將在地生活多元日常經驗的過去與想望敘事整合與融入,並重新建立對地方的空間歸屬感與認同,讓參與者為自身棲居之「家」創造「在地安老」的連結。 

課程目標
課堂活動透過演講、討論與運用日常生活接觸到的各種老年文化符號,以互動與實作的方式,帶領學生領會人類學視野下「高齡化」的多元意涵。本課程把「老」當作視角,藉由參與者(N種人)對於老後人生的經驗連結故事,來窺看社會裡各種安老的想像與實踐。回應以下問題: 1. 如何打開跨齡跨文化的對話,以看見「在地展齡」活躍老化的多元需求? 2. 如何應用遊戲戲劇體驗設計創造連結與對話,增進不同世代社會公民的換位思考與同理能力? 3.如何運用互動作為田野調查的方法? 
課程要求
本課程期待學生完成指定閱讀後,充分參與課程討論。 本課程為密集課程,上課時間為10/17(六)、10/18(日)、10/24(六)、10/25(日)、11/14(六) 整日一次性授課,以及暫定10/27(二)11/3(二)晚上7:00-9:30校外上課。 並且於2020/01/09參加D-Day成果發表。

需配合課程要求產出共同筆記與作業,若無法完整參與課程,請勿選修。

一、課前作業(10%):閱讀下列2本書: 1.簡媜(2013)《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新北市:INK 印刻文學。
。 2.約翰利蘭(2019)《老年的意義:我和那些老人共處的一年》台北市:大塊 文化 作業: Quotation and Question 請每本書找一段引用段落,註明出處,列出這個段落對你思考變老的個人與社會的發現與 1 個好奇的問題。 格式:A4 2頁為限。單行間距,12號字。 請在第一次上課上課前上傳Ceiba討論區,一律不接受遲交或補交作業。
二、課堂作業1-3(30%)
三、課程活動參與記錄(閱讀作業討論)(20%)
四、期末分組專題策展(25%)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1. Hubble, N., & Tew, P. (2013). Ageing, narrative and identity: New qualitative social research. Springer.
2. Kenyon, G., Bohlmeijer, E., & Randall, W. L. (Eds.). (2010). Storying later life: Issues, investigations, and interventions in narrative geront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參考書目
1.約瑟夫.F.柯佛林(2018)《銀光經濟:55個案例,開拓銀髮產業新藍海》台北:天下文化
2.山崎亮(2019)《打造所有人的理想歸宿::在地整體照顧的社區設計》台北::行人
3.江崎禛英(2020)《社會可以被改變:超高齡社會的處方箋》台北:侒可
4.三好春樹(2017)《愛爺爺奶奶的方式》台北:經濟新潮社
5.莎賓娜‧維德伍, 迪克‧梵蒂可, 湯瑪士‧哈瑪雅各森, 米亞‧皮埃爾, 安娜‧ 艾薇里, 亞斯柏‧隆德(2016)《創造連結:用設計創造有同理心的社會》台北市:遠流
6.佐藤真一(2016)《老後生活心事典》台中市:晨星出版
7.慶成會老年學研究所(2018)《未來高齡創意書:銀髮族最想要的夢幻未來社會》台北市:馥林文化。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