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儀式、場景與設計 Ritual, Scenario and Design |
開課學期 |
111-2 |
授課對象 |
創新設計學院 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 |
授課教師 |
陳懷萱 |
課號 |
DS5219 |
課程識別碼 |
Z01 U043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2,3,4(9:10~12:10) |
上課地點 |
卓R505 |
備註 |
修課詳閱課程概述。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25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修課意願表單開放填寫時間:2/14-2/22 11:59am】https://forms.gle/KQsJ61Ds4ENwvbTF6
什麼樣的動機與原因,會讓你想要去深度旅遊?當「小旅行」成為地方與外界建立連結關係的途徑,地方小旅行的體驗設計面臨挑戰是什麼?吸引力從何而來?本課程透過儀式、場景與設計的視角,在宜蘭場域探索與發展「生活博物館」的概念學習與體驗方法原型。課程以宜蘭南澳作為移動式學習場域,我們將從儀式中介的視角、場域探索的體驗、場景脈絡的分析、互動轉譯的實作等面向,關注探討文化差異敏感度對於小旅行設計的重要性,並學習扮演小旅行體驗設計過程中的「轉譯者」,反思旅行的意義。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思考「體驗」對於科技時代的重要性。如何從理解個人與群體行為的意涵與賦予意義的過程,設計人與人之間真實經驗的連結來建立對所接觸的人事物「有感」的記憶點,則成為這堂課關注的重點。本課程透過儀式、場景與設計的視角,來探討旅遊文化「體驗」的意涵。旅遊文化是當代體驗現代生活的重要經驗來源。休閒旅遊的經驗,透過觀者與被觀者的互動與具體化過程,同時成為可以建構、解構與重組地方、空間、文化與國家意涵的知識創造來源。
我們將在宜蘭南澳場域,課程分成4個主題,我們會透過儀式中介的視角、體驗的實作、場景脈絡的分析討論與拆解,到創造發展體驗互動的參與,來創造青年體驗對於南澳地方創生的意義。透過帶領同學觀察、動手做、閱讀討論和提案討論,探索與發展學習體驗方法原型。課程內容除了結合理論與案例的討論,探討儀式、場景與設計的交互作用以及多元意涵,更重要的是將透過課堂講座、工作坊與場域參訪,創造與地方社區的連結及對話,以探索宜蘭南澳作為不同人、不同背景人群相遇\協作\實驗\共生的maker space,如何可能藉由體驗設計來發展融合地方不同世代不同文化價值觀的機制。最終我們希望同學可以結合對經驗、理論和案例討論,體驗模式的創意共融提案。
課程會包括參與內容除了結合理論與案例的討論,探討儀式、場景與設計的交互作用以及多元意涵,更重要的是將透過課堂講座、工作坊與場域參訪,創造與地方社區的連結及對話,以探索宜蘭地方生活與展示學習空間所涉及的物質文化生態系統、集體記憶與社群認同,如何可能藉由體驗設計來發展融合地方不同世代不同文化價值觀的機制。最終我們希望同學可以結合對經驗、理論和案例討論,發展體驗互動的創意模式。
本課程透過帶領同學觀察、動手做、閱讀討論和提案討論,本課程希望達到以下目標:
1.從真實情境需求去創造與設計儀式體驗與場景
2. 探索以觀眾為中心的即興互動模式
3. 從關係人口議題的探討來理解儀式、敘事與觀眾能動性的意涵
課程進行將環繞在以下主題中發展:
1)理解儀式中介的視角
a.定義儀式
b.儀式作用
c.儀式設計
2)場域探索的體驗意義
a. 自行探索場域
b. 週末的場域共學小旅行工作坊
3)場景脈絡的分析
a.體驗作為探索場景脈絡的方法
b.日常生活作為場景
4)互動轉譯的實作
a. 場域對話:策展作為創造連結的模式
b.小組實作:與部落夥伴合作,討論體驗設計的模式
本課程將採用NTU COOL作為學習平台介面課程會包括參與內容除了結合理論與案例的討論,探討儀式、場景與設計的交互作用以及多元意涵,更重要的是將透過課堂講座、工作坊與場域參訪,創造與地方社區的連結及對話,以探索宜蘭地方生活與展示學習空間所涉及的物質文化生態系統、集體記憶與社群認同,如何可能藉由體驗設計來發展融合地方不同世代不同文化價值觀的機制。最終我們希望同學可以結合對經驗、理論和案例討論,發展體驗互動的創意模式。
課程包括需要自付食宿等相關費用的自主探索場域2次的任務,以及場域工作坊課程(日期是5/6、7),攸關期末專題實作,如果時間與預算無法負擔,請勿選課。
|
課程目標 |
透過帶領同學觀察、動手做、閱讀討論和提案討論,本課程希望達到以下目標:
1.從真實情境需求去創造與設計儀式體驗與場景
2. 探索以觀眾為中心的即興互動模式
3. 從旅程意義的探討來理解儀式、敘事與觀眾能動性的意涵 |
課程要求 |
同學每周上課前需完成指定閱讀,並積極參與討論。
同學須全程參與參訪活動和工作坊,並繳交觀察紀錄或報告:
a. 場域自主探索任務1: 這個很南澳,這個很泰雅 (第3週上課前完成)
b. 場域自主探索任務2:東岳部落文化體驗(第9週上課前完成)Option 1: 部落場景拼圖;Option 2: 4/15 南澳東岳村運動會
c. 5/6-7 場域共學小旅行體驗設計工作坊
期末以小組為單位,同學須自主蒐集與分析場域相關發展小旅行體驗設計的素材與模式,針對參訪與演講所觀察到的地方議題與需求,提出一個對於東岳部落「飛魚季」進行儀式或體驗設計的方案,設計重點要包括:(1)建立創造連結與中介;(2)具有文化敏感度;(3)讓人想行動。
本課程學生務必2次場域自主探索任務、1場週末舉辦的宜蘭場域觀察工作坊,並且參與期末的小組提案分享會(D Day 6/10)。若時間無法配合請勿選修。
---
成績評量方式與比例:
個人:
-課堂參與與討論、校外見學的互動投入 10%
-任選4週之閱讀心得與提問 20%
-課程學習筆記與場域工具箱 20%
-場域活動紀錄 15%
a.期初自主探索任務1:照片10張
b.期中自主探索任務2:心得500字
c.共學工作坊小組:觀察筆記500字
小組:
-期末分組專題 35% (口頭呈現15%+書面報告20%)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3-5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鄔誠民(2021)東澳泰雅飛魚文化資產之在地營造。 佛光大學碩士論文
洪震宇(2019)《風土經濟學:地方創生的21堂風土設計課》台北:遠流 |
參考書目 |
Oznec, Kursat & Margaret Hagan (2019) Ritual Works: 50 ways to create engagement, shared purpose and a culture that can adapt to change. New Jersey: Wiley
厄夫.錢伯斯(2019)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 台北:游擊文化
筧裕介(2022)《地方創生XSDGs的實踐指南:孕育人與經濟的生態圈,創造永續經營的地方設計法》台北:裏路
艾瑞克・巴爾、史坦・博斯威爾(2022)《體驗設計:打造觸動情感﹑深植價值的沉浸式空間之旅》台北:馬可孛羅
匡山、羅伯.法布坎 (2020)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友善設計如何改變人類的娛樂、生活與工作方式。新北市:大和書報
山崎亮(2012)《社區設計的時代》台北:臉譜
蔡亦屏(2021)《地方設計》台北:果力
木下齊(2018)《地方創生戰鬥論:地區營造從活動到事業,必備的思考、實踐、技巧》台北:行人
林承毅、謝其濬(2021)《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台北:時報
Design Council (2015). Design methods for developing services. from https://connect.innovateuk.org/documents/3338201/3753639/Design+methods+for+developing+services.pdf
Richards, G., Marques, L., & Mein, K. (Eds.). (2014). Event Design: Social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 (1st ed.).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761908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上課形式 |
|
作業繳交方式 |
|
考試形式 |
|
其他 |
由師生雙方議定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1 |
課程總覽 |
第2週 |
2/28 |
(不上課)場域自主探索任務1: 這個很南澳,這個很泰雅 |
第3週 |
3/7 |
部落作為生活型態vs.體驗場域 |
第4週 |
3/14 |
體驗/儀式設計流程與意涵
|
第5週 |
3/21 |
儀式作用:意義、連結、認同 |
第6週 |
3/28 |
場景互動:田野關係作為基礎
【期末專題小組分組】 |
第7週 |
4/4 |
(不上課)場域自主探索任務2:東岳部落文化體驗--Option 1: 部落場景拼圖 |
第8週 |
4/11 |
期中考週(不上課)
場域自主探索任務2:東岳部落文化體驗--Option 2: 4/15 南澳東岳村運動會 |
第9週 |
4/18 |
場景營造:物的魔法+同學同學白老鼠-儀式設計習作 |
第10週 |
4/25 |
場景設計:在體驗者與設計者之間移動-非主亦非客的中介者思維(魏兆廷) |
第11週 |
5/2 |
非主亦非客:儀式場景設計共構動態意義
【期末專題提案之前...: 小組任務規劃設計報告】
|
第11週 |
5/6-7 |
場景互動:小旅行體驗設計方法學(場域共學-從部落文化營造到小旅行體驗式學習) |
第12週 |
5/9 |
自主發展與修正小組提案
實體諮詢meeting |
第13週 |
5/16 |
自主發展與修正小組提案
|
第14週 |
5/23 |
小組提案正式發表(學生-業師-部落夥伴對話) |
第15週 |
5/30 |
非主亦非客:儀式場景設計共構動態意義
課程總回顧與檢討 |
第17週 |
6/10 |
D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