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設計的基本形式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Social Design 
開課學期
110-1 
授課對象
創新設計學院  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  
授課教師
黃書緯 
課號
DS5112 
課程識別碼
Z01 U048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共204 
備註
修課詳閱課程概述。。基本能力課程。
總人數上限:2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社會學是一門喜歡「找問題」的學科。社會學家通常主張應當要在無疑之處存疑,也就是要去揭露出理所當然背後的不理所當然。雖然,這種找問題的能力是社會學教育訓練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但Robert Nisbet提醒我們這之中其實有「展示的邏輯」(logic of demonstration)和「發現的邏輯」(logic of discovery)之別。簡單的說,展示的邏輯是一種表達的形式,以知識的接受者為中心,著重於生產出來的知識如何被看到,就好像成熟的社會學家都知道如何處理知識、進行溝通,以將知識擴散出去。相反的,發現的邏輯卻是以知識的創造者為中心,用以產生研究問題,只是它仍舊必須配合展示的邏輯,否則就僅止於個人發現,無從貢獻於這廣袤的學術社群。

一直以來,「文字語言」都是社會學習慣的展示媒介。社會學者擅長用精準的概念定義社會現象、綿密的文字分析社會議題,大部分的社會學教學也因此以閱讀和論述為核心,配合實證研究的方法訓練,使學生可以透過文字形式進行社會學的思考與實踐。那麼,如果要展示媒介不是文字,而是圖像、聲音,甚至物件時,社會學所習以為常的概念、研究、教學,甚至發現邏輯,又會有什麼樣的轉變?

鄭陸霖在《尋常的社會設計》一書中提醒我們,社會學家研究當代,「意味著要對習以為常的事物重新產生敏感洞察,所有穩定的制度最終都會落到日常中的尋常習慣。而習慣必定與物有關係,這點社會學家經常忘了,物改變了我們,並不只是身外之物」。是以,這門課邀請你與我們一同打開感官,回到日常生活的事物裡去,並且貼近物件所構成的網絡,理解網絡中人與物之間的共生關係。用身體去感受社會學概念,用雙腳去經歷物件社會,用雙手去輕推網絡變化。

在這門課,我們將把符號、秩序、品味、場域、自然、功能、分化、技術、衝突、論述、監控等社會學概念,搭配不同的設計物件分成四個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構成一個「半徑五米」的劇場(thearte),然後採取以下方式進行三週的理論(theory)探索:


- W1 Ready:體會,透過物件將抽象概念具象化,讓身體與之碰撞。
- W2 Set:關係,描繪一個系統網絡,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物件與人之間、物件與物件之間,制度與人、物之間。
- W3 Go:介入,抽換系統中的某個物件,使網絡產生不同的動力變化。

這四個主題分別是:


主題一:符號與社會秩序。我們將以「啤酒」為起點,討論人們如何「學喝酒」?如何在飲酒作樂中習得一套社會運作的秩序邏輯?如何思考物件彼此之間的關係?如何將味道與地方連結起來?如何將這些複雜的知識轉換成為符號?

主題二:功能與空間分化。我們將以「公園」為起點,討論人們如何「作規劃」?都市空間為何被區分成不同的功能?人們的行為如何在空間中被想像與規範?公民參與如何轉變這個固定的想像?我們又要如何理解公園中人造自然與生態之間的關係?

主題三:技術與社會衝突。我們將以「單車」為起點,討論人們如何面對「技術物」?思考工具與人之間的關係?物件設計本是用來解決問題,有時為何會引起衝突?我們如何思考人、物、境之間的互動方式?

主題四:觀看與社會論述。我們將以「相機」為起點,討論紀錄生活對人們來說為何重要?觀看與被觀看之間的關係如何隨著媒介演化而轉變?我們如何思考個人、資料、機器之間的權力關係?

當然,修課同學都將接受「Weak Object, Strong Impact」的設計挑戰,從自己半徑五米的日常生活出發,選擇一個日常物件,分析它的社會網絡,然後思考如何重新設計一個可以槓梗更大、更遠、更有社會衝擊的物件?

最後,這門課是由黃書緯(台大創新學院專案計畫助理教授)與鄭陸霖(實踐工設副教授)共同規劃,修課同學會被打散分組,並在分主題不同在台大總區與實踐大學兩地移動學習,請修課同學要把通勤時間考慮進去。

[注意事項]

本課程第一週上課教室為台大共同教室204室。
加簽表單連結:https://forms.gle/5BozDFtRjARvuB3L7 

課程目標
- 讓社會與設計更深度的合作;
- 理解社會設計的基本概念;
- 建立自主學習分析方式。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討論 
30% 
 
2. 
主題文章 
20% 
 
3. 
期末設計 
30% 
 
4. 
小組報告 
2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22  課程介紹

實體課程:台灣大學共同204
webex線上會議室:https://ntucc.webex.com/ntucc/j.php?MTID=mc635d82dc78b6b2ac551e9089fe038d5
會議室密碼:PkZ7KPwsE34 
第2週
9/29  酒杯

- Molotch, Harvey.,2018,《東西的誕生》(李屹譯),台北:群學。第1章。
- Johnson, Allan G. ,2003,《見樹又見林》(成令方等譯),台北:群學。第一章。 
第3週
10/6  酒食

- 陳玉箴,2016,〈「道地」的建構:「台灣料理」在東京的生產、再現與變遷〉,《臺灣人類學刊》14(1):7-54。
- Thurnell-Read, T. 2016. ‘Beer and Belonging: Real Ale consumption, place and identity' in T. Thurnell-Read (ed), Drinking Dilemmas: Space, Culture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BSA Sociological Futures 
第4週
10/13  風味輪

- Johnstion, Josee. and Baumann, Shyon.,2018,《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曾亞雯、王志弘譯),台北:群學。 
第5週
10/20  公園

- Johnson, Allan G. ,2003,《見樹又見林》(成令方等譯),台北:群學。第三章。 
第6週
10/27  遊戲場

- Klinenberg, Eric. 2021,《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吳煒聲譯),台北:臉譜。 
第7週
11/3  自然環境

- Schilthuizen, Menno.,2020,《達爾文進城來了:新物種誕生!都市叢林如何驅動演化?》,台北:臉譜。
- Gandy, Mathew. 2005. “Urban nature and the ecological imaginary”. in Heynen, Nik. eds, In the Nature of Cities: Urban Political Ecology and the Politics of Urban Metabolism. Routledge. Pp. 62-72. 
第8週
11/10  小組活動(一):發現物件 
第9週
11/17  單車行

- Winner, Langgdon,2004,〈技術物有政治性嗎?〉(方俊育、林崇熙譯),收錄在《科技渴望社會》,台北:群學。
- 林文源、 陳晉煦,2012,《單車品味政治:以2000年後臺灣新竹市文化競逐為例》,臺灣社會學刊 ; 49期 , 頁147 - 205。  
第10週
11/24  單車道

- 洪偉傑,2012,《自行車通勤政策的借轉與實踐—以台北為例》,台大地理所碩士論文。
- Sadik-Khan, Janette. and Solomonow, Seth.,2018,《偉大城市的二次誕生:從紐約公共空間的凋零與重生,探尋以人為本的街道設計和智慧運輸》(高子梅譯),台北:臉譜出版社。第8章。 
第11週
12/1  公共自行車

- 呂采穎,2016,《日常生活中的科技實踐:以台北市YouBike系統為例》,政大社會所碩士論文。
- Sadik-Khan, Janette. and Solomonow, Seth.,2018,《偉大城市的二次誕生:從紐約公共空間的凋零與重生,探尋以人為本的街道設計和智慧運輸》(高子梅譯),台北:臉譜出版社。第9章。 
第12週
12/8  小組活動(二):交換教室 
第13週
12/15  相機

- Sontag, Susan. ,2010,《論攝影》(黃燦然譯),台北:麥田。
- 梁君健,2010,〈當代旅遊中的風景攝影─ 數位單反相機的技術人類學研究〉,《傳播與社會學刊》,第13期:193~204。 
第14週
12/22  手機

- 曹家榮,2015,〈行動通訊的持續完成:「講手機」的俗民方法學探問〉,《新聞學研究》,124:1-37。
- Chesher, Chris. 2012. “Between image and information: The iPhone camera in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in Studying Mobile Media: Cultural Technologies,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the iPhone. London: Routledge.  
第14週
12/25  D-Day 
第15週
12/29  平台

- Serafinelli, Elisa. 2018. DIGITAL LIFE ON INSTAGRAM. UK: Emerald Publishing. 
第16週
1/5  小組活動(三):期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