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生活即博物的展示與實踐
Changing Museum Practice of living culture 
開課學期
111-1 
授課對象
創新設計學院  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  
授課教師
陳懷萱 
課號
DS5221 
課程識別碼
Z01 U049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2,3,4(9:10~12:10) 
上課地點
卓R505 
備註
建議選修年級:二年級以上。 修課申請詳閱課程大綱。。基本能力課程。
總人數上限:2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這堂課將探索在後博物館視角下,博物館的創意實踐作為形塑地方社會生活的行動意涵。

一般傳統理解現代博物館為從事典藏、研究、展示、教育推廣工作的建築物或是機構,其主要透過專業者的分工,以物件作為媒介來產生與建構知識加值。但近年來博物館在跨界跨域的蓬勃發展之中,產生許多新的意涵。廖世璋(2016)即指出,不管是包括著重時代社會議題潮流的「新博物館學」、聚焦棲地脈絡體系的「生態博物館」、凸顯個人經驗想像的「無牆博物館」或是強調多元社群實踐的「後博物館」,其都意味著博物館領域開始朝向多元化、世俗化、地方化與多樣化的發展。

尤其,在後博物館的觀點下,博物館體驗成為不同社群參與體現多元價值、眾聲喧嘩共構的過程或經驗,博物館的知識本身即來自於地方生活經驗以及反思認同,因此成為一種去中心化的地方實踐與社會參與模式。

本課程將生活博物館(living museum)概念視為一種地域設計及建構族群與地方意義的對話空間與體驗過程。其中,「創意」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創意讓我們可以藉由各種生活物件展示與實踐之道與不同人建立連結,形成對話社群。當博物館的策展與參與讓人們開始藉由圖像、書寫、各種媒材創作展現自己的創意,博物館也打開了思考與連結的可能性,讓人人都能夠賦予日常生活經驗意義,成為為自身所出社會創造與記錄歷史的一份子。

事實上,在社群媒體興起的今日,人人都在日常實踐中,在線上扮演策展人,展演與詮釋自身對所處世界的經驗意義。當線上線下的生活開始虛實難分,時間與空間交錯堆疊,對於我們理解地方文化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堂課將會透過課程將透過文本閱讀與案例討論、場域實作等方式,來探索線上展示的形式與媒介對於「轉譯」與「共創」地方知識,紀錄與分享互動體驗的意涵。

課程將透過理論的探究、文本閱讀與討論、場域實作等方式,探究在後博物館視角下,生活博物館作為地方社會實踐的意涵。我們將以宜蘭南澳為場域,透過與原專班師生合作共創,發展出生活即博物的展示實踐之道。在疫情許可的情況下,我們會以宜蘭南澳東岳部落為場域,透過合作共創,發展出生活即博物的Gather Town線上展示與互動對話之道。


*********10/14(五)-15(六)會是南澳移地學習課程,務必出席,請預先排除其他事情。若無法完整參與課程(例如12/15需要參與學校運動會競賽等),請勿選課)

課程將拉近你與 宜蘭南澳 的距離,探索與發展「生活博物館」的學習體驗⽅法原型:課程將會透過不同群體跨文化的共創實作,一起打開腦洞,增加習以不為常理所不當然的敏感度,帶著展演視角看見文化的變與不變,探索移地學習與文化認同展演的意涵。

期末分組專題將會以線上策展模式呈現。

 

課程目標
本課程有三個目標:
1)增進對「文化中介者」的認識與對於媒介的敏感度
2)學生會透過檢視與分析不同博物館行動實踐的脈絡,打開理解並運用社會科學理論的思辨空間
3)轉譯與表達的能力:透過課程活動訓練學生轉譯與表達的能力 
課程要求
1.同學每週上課前需完成指定閱讀,並積極參與討論,充實課程百寶箱
2.同學需要全程參與場域參訪活動與實作工作坊,並繳交觀察記錄或報告
3. 11/4(五)-5(六)會是南澳移地學習課程,務必出席,請預先排除其他事情。若無法完整參與課程(例如需要參與學校運動會競賽等),請勿選課

移地學習行程需自行負擔食宿費用。本課程學生需要配合課程規定與到宜蘭南澳進行性田野調查,以地方合作共學共創所得資料作為期末分組專題發展的基礎
4.期末以小組為單位,同學須需要針對演講所探索的議題,針對場域參訪所接觸與理解的部落生活, 發展線上策展體驗設計的模式,可以是物件策展,可以是影音或遊戲,或是聲音場景再現。
設計重點包括:
(1)建立與創造連結與中介;
(2)具有文化敏感度;
(3)引發參與互動
5.課程將使用Gather Town作為線上策展空間,建議預先探索自學。

課程要求與評分
:

課堂參與(15%)
-上課不遲到
-線上線下互動關係經營

任選3週的閱讀心得與提問(15%)
-針對課堂閱讀材料與上課內容提出心得與問題

課堂分組討論(20%)
-跑桌分享對話
-桌長共筆紀錄

課程參訪活動心得與提問(10%)
1)自主學習A:在9/30前選擇一個下列地點去觀察(無圍牆)「策展」模式:a. 大稻埕;b. 住處附近的傳統市場;c. 中和南勢角華新街;d. 夜市
2)自主學習B: 在10/12前自行參觀【科教館生物多樣性常設展 Homing找家: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心得與提問


策展百寶箱(10%)

期末小組專題
小組提案(10%)
策展體驗設計(10%)
互動呈現(10%)
書面報告(2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互動參與 
15% 
上課不遲到 -線上線下互動關係經營  
2. 
任選3週的閱讀心得與提問 
15% 
-針對課堂閱讀材料與上課內容提出心得與問題 
3. 
課堂分組討論 
20% 
-觀點對話交流 -桌長共筆紀錄 
4. 
課程參訪活動心得與提問 
10% 
1)自主學習A:在9/30前選擇一個下列地點去觀察(無圍牆)「策展」模式:a. 大稻埕;b. 住處附近的傳統市場;c. 中和南勢角華新街;d. 夜市 2)自主學習B: 在10/12前自行參觀【科教館生物多樣性常設展 Homing找家: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心得與提問  
5. 
策展百寶箱 
10% 
根據課程主題分類,蒐集文獻資料,形成策展共享資料庫 
6. 
期末小組專題 
30% 
小組提案(10%) 策展體驗設計(10%) 互動呈現(10%)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作業繳交方式
考試形式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9  中秋連假 
第2週
9/16  課程定位與mindset 
第3週
9/23  物、連、網 
第4週
9/30  日常生活作為博物館田野場域 
第5週
10/7  博物館作為地域設計之道 
第6週
10/14  泰雅現代獵人: 狩獵裡的原住民族文化日常實踐 (Guest Speaker)
 
第7週
10/21  GatherTown 策展的體驗設計(Guest Speaker: 劉尉楷--打造「支亞甘」部落) 
第8週
10/28  策展敘事與詮釋(上課地點:鳳甲美術館) 
第9週
11/4  南澳場域參訪 (11/4-5)
 
第10週
11/12  分組提案互評 
第11週
11/19  期末專題製作1--蒐集、研究與訪談(場域策展主題資料) 
第12週
11/26  期末專題製作2+小組meeting 
第13週
12/2  期末專題製作3--線上策展的體驗設計 
第14週
12/9  線上導覽敘事練習 
第15週
12/17  策展內容微調與反思 
第16週
  期末座談 
第14-1週
12/10  D Day線上導覽敘事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