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title |
Topics on the History of Taiwan Literature (2) |
Semester |
110-2 |
Designated for |
VARIOUS PROGRAM PROGRAM IN TAIWAN STUDIES |
Instructor |
CHANG, LI HSUAN |
Curriculum Number |
TwLit7002 |
Curriculum Identity Number |
145 M0022 |
Class |
|
Credits |
3.0 |
Full/Half Yr. |
Full |
Required/ Elective |
Required |
Time |
Tuesday 7,8,9(14:20~17:20) |
Remarks |
Restriction: MA students and beyond The upper limit of the number of students: 15. |
|
|
Course introduction video |
|
Table of Core Capabilities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
Table of Core Capabilities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
Course Syllabus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others and do not copy any of the course information without permission
|
Course Description |
2004年,剛開館一年的國立臺灣文學館舉辦「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評選會議,選出14個事件,勾勒台灣文學史發展系譜;2021年是文協百年,在諸多的紀念活動裡,有台灣文學學會主辦「台灣大文學史的建構與想像」研討會,也有中正大學主辦「台灣文學史編輯與纂寫」研討會,同時關注「文學史書寫」的問題。今天(2022)我們對於「台灣新文學發展大事」,可有怎樣的更新? |
Course Objective |
本課程選取2004年票選的其中9件大事,作為指定閱讀,搭配其後的相關研究與文本,期望經由一學期的集思廣益,對於戰後(1945-1991)與當代(1992~)臺灣文學史,能有重省與重寫的可能。 |
Course Requirement |
詳見成績評量方式說明 |
Student Workload (expected study time outside of class per week) |
|
Office Hours |
Appointment required. Note: 歡迎來信提問預約:lihsuan@ntu.edu.tw |
References |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1992)
郭紀舟《7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1999)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2000)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2001)
蔡雅薰《從留學生到移民:台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1960~1999》(2001)
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2004)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2006)
陳建忠《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文學論集》(2007)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臺灣小說史論》(2007)
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臺灣文學史》(2007)
李育霖《翻譯閾境:主體、倫理、美學》(2008)
范銘如《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2008)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2008)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編《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2009)
張俐璇《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學生態之形構》(2010)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日譯註解版)》(2010)
楊照《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2010)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二版)》(2010)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2012)
國立臺灣文學館「台灣文學史長編」33冊(2010~2013)
陳芳明、林惺嶽等著《中華民國發展史.文學與藝術》上下冊(2011)
楊儒賓、白適銘、王志明等著《人文百年.化成天下: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2011)
劉乃慈《奢華美學:台灣當代文學生產》(2015)
吳桂枝、楊傑銘主編《(陳建忠文集1)島嶼風聲:冷戰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2018)
吳桂枝、楊傑銘主編《(陳建忠文集2)記憶流域:臺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2018)
逢甲大學國語文教學中心主編《文白之爭:語文、教育、國族的百年戰場》(2019)
陳惠齡《演繹鄉土:鄉土文學的類型與美學》(2020)
黃美娥編著《世界中的台灣文學》(2020)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十週年紀念新版)》(2021)
王德威編著《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2021)
王智明《落地轉譯:臺灣外文研究的百年軌跡》(2021)
王鈺婷編著《性別島讀:臺灣性別文學的跨世紀革命暗語》(2021) |
Designated reading |
陳芳明、張炎憲、邱坤良、黃英哲、廖仁義主編,《張深切全集1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陽(上)》(1998)
陳芳明、張炎憲、邱坤良、黃英哲、廖仁義主編,《張深切全集2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陽(下)》(1998)
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2004)
陳國偉《類型風景:戰後臺灣大眾文學》(2013)
張俐璇《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2016)
黃宗潔主編《孤絕之島:後疫情時代的我們》(2021)
賴香吟《白色畫像》(2022) |
Grading |
|